纲举目张

作者: 董雪梅

摘 要:作文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中之重,半壁江山,谁能让学生的作文技高一筹、出类拔萃,谁就等于抢占了语文考试乃至整个中考的“制高点”。

关键词:初三; 作文教学之纲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04-001

初三阶段作文教学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差,对每一个学生中考作文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准确弄清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层次与普遍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向与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理性思索,理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几条作文教学之纲,“纲举目张”必然能够捕到中考作文这条“大鱼”。以笔者的经验认为,初三阶段的作文教学务必抓好以下五条纲:

第一条,提高学生写作的品位

进入初三,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渐次进入青春萌动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取向开始有了雏形。这是提高他们写作品位的最佳时期。要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关注人间万象,多让他们喝点生活的源泉之水。引导他们追求高尚的思想情操,追求高雅的情趣,将他们的作文试点引向人与自然之大美。我开展的典型活动有:“我喜爱的歌曲”和“我敬仰的伟人”演讲比赛、《有的人》诗歌赏析、“若瑟夫长大后会不会变成他父母那样的人”辩论会等,从学生大部分作文来看,学生的写作品位得到了明显提高。

第二条,打通积累与写作之间的壁垒

古人云“厚积而薄发”,考场作文要得高分必须立足于厚实的积累之上。

初三作文训练,教师要在帮助学生打通积累与写作之间的壁垒上下工夫。

一是指导学生梳理积累,将积累分门别类整理清晰。积累,大致可分为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两大类。知识积累包括好词、好句、美文、名言警句、名人轶事、名著等,这主要靠初中阶段老师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和知识卡片来完成。生活积累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自身感受最深的、最难忘的、最有意味的人和事,见闻和情感、社会热点问题等。平时多诱导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体悟生活,寻找“感动”。

二是有意识地进行积累与写作的专题训练。我曾经开过几次积累与写作的作文研究课,课前让学生把阅读笔记、卡片、《论据大全》等,只要学生认为对写作文有用的资料都可以带入课堂;由听课老师当堂命题,学生根据手头的“积累”自主选择,写哪一道作文题;要求他们最大限度地使用自己的“积累”。经过一番筛选材料,移花接木,大多数学生当堂写出了高质量的作文。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尝到了借助积累写好作文的甜头,把积累与写作有机结合变成一种自觉意识。

由此,我总结出了打通积累与写作之间的壁垒的12字诀:

积累—思考—联想

↓↓↓

熟记—悟透—用活

第三条,强化作文的入格训练

入格,指写什么样文体像什么样文体,写什么文体是什么文体,符合试题的文体要求,所写的文章符合自己设定的文体;结构完整,语言顺畅,中心明确。能写好“入格作文”,适合大多数学生,这种作文未必一定得高分,但绝不至于吃亏。因此,这是初三作文教学的必抓之纲。

入格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类即记叙类和议论类。

记叙类作文训练,要求学生主要运用记叙与描写的表达方式,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选取较典型的人和事,构思立意围绕对人生的感悟。议论类作文训练,要求学生行文以议论分析为主,明晰议论文的三要素,结构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逻辑,选取例证较精当,观点正确鲜明。

“入格”是“出格”的基础。出格作文是指标新立异、个性鲜明、出类拔萃的优秀作文。在入格作文训练比较到位的基础之上,再适当着手出格作文训练,便会水到渠成。

第四条,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特质。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这一个”区别于“那一个”的本质特征。作文的本质是写作者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学生的作文能力愈强,其个性特质愈明显。如前两年我市中考作文话题“名人的魅力”,在阅卷时我与一些老师曾经做过一番交流,一致认为,今年的话题作文实质上是考的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的个性不同他所喜爱、敬仰的“名人”也必然迥异;他们平时对某一领域名人的偏爱与他们的性格、爱好密切相关,如写余秋雨、三毛是对文学的爱好,写爱因斯坦、爱迪生是对科学的兴趣,写滨崎步、周杰伦是对流行音乐的钟情……富有个性的作文,文章相异,各不相同。文章的题材、立意、思想感情、结构布局、语言风格各具特色。

富有个性的作文最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眼。

初三阶段,有不少学生的作文已呈现出个性化的端倪。初三阶段作文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特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个性特质,延展个性,强化个性。这是作文培优不可忽视之纲。

尊重学生作文的个性特质,一要鼓励学生用“我”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我”的思考去构思文章,用“我”的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见解,用“我”的嗓音唱出自己的心灵之歌。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寻找个性特质与行文表达的最恰当的契合点,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文体样式,扬长避短,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三要督促学生把最能展示其作文个性特征的“这一招”练强,“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熟”,“一招制胜”可以说是作文迎考的最佳方略。

第五条,击破学生作文中的“软肋”。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在作文中自然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软肋”。这些“软肋”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普遍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拟题平淡、开头拖沓、结尾乏味无力、缺少过渡照应、举例后不会议论分析、语言缺乏文采、不善于点题等,这些“软肋”可以通过作文专题训练和个别当面辅导,来各个击破。这是整体提高学生作文档次行之有效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初三作文教学中要多花心思,下细工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