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李艳阳

摘 要:文章从当前高中政治课堂上多媒体使用的不足之处出发,提出了多媒体使用需要解决的双重矛盾,并提出了在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时机。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 高中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27-001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改变了过去政治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说教式”授课方法,有利于广泛的社会背景的引入,有效增强了课堂的信息量,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然而,不可否认,我们的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很多情况下是有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堂多媒体运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运用的目的并不明确

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实质,因而既劳民又伤财,致使多媒体的使用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多媒体教学才叫课改,课件成了教学的中心,而忽略了多媒体仅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忽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目的──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2.部分教师对多媒体应用的时机掌握不佳

教改后的新教材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来烘托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将这些知识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而有些课件却喧宾夺主,多媒体运用的时机不当,不仅达不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多媒体使用的真正目的,力求找到传统式授课与多媒体展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高中政治课堂多媒体应用应当解决的主要矛盾

笔者认为,高中政治课有其独特性,多媒体的使用,应当克服以下矛盾:

1.传统式授课的交流性和多媒体展示的单向性矛盾

我们知道,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仅是通过教师娓娓动听的语言,更是通过教师的眼睛、手势、神态等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这些都是一名优秀教师留给学生的宝贵财富,是维系师生之间情感的桥梁和纽带。而多媒体的使用,掩盖了老师展示语言的功底,教师的魅力无法施展。同时,师生互动的减少,限制了课堂灵动的生成。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不同反应会产生精彩的思想碰撞,这些课堂的生成是备课无法准备的,靠的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教学双方的思想与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材料的选用必须做深入的思考和准备,在多媒体材料与教学重难点衔接上做足功夫,做到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

2.情境材料的多元化与教学主题的单一性矛盾

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材料无疑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情境材料设置繁多而又挖掘较浅则会冲淡教学主题,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再现和复习,更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引入课堂的情境材料要坚持适度,尽量做到一材多用。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教材的利用效率,使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又能防止冲淡教学的主题。同时通过对同一情境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又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这正是新一轮课改的目的和要求。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时机

1.在教学概念等重难点处使用

高中政治课主要进行社会科学理论的学习,所授知识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念组成的,有着较严密的逻辑体系,是我们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和实施思想教育的载体。但这些知识不少是高度概括、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师仅用口头语言来阐述、分析,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易接受,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如在哲学教学“现象与本质”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设计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生活中的多种场景,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既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又带领学生通过现象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2.在思维引申处使用

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否充分调动起来,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大胆构思,发挥机智,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要新颖独到,有些还要耐人寻味,幽默风趣,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作用,可以把抽象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建立表象并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热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思维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

3.在知识拓展处使用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一个人应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以跨学科为主要特点的综合科目的设置,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这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愈显迫切。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课堂为阵地,以教材为依托,旁征博引,以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多媒体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把新颖、快捷、全面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这样既能实现教学目的,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如看过热播电视剧《大宅门》,教师可以借助电脑等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播放剪辑片段,展现商人、地主、买办等经济角色之前的人物关系和经济活动,让学生们从人物之间的经济活动出发,进行经济学的市场分析,找出经济规律的痕迹。这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情境去理解经济,去理解市场规律,如此一来,理论性的知识拓展到了生活情境,为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吸收知识提供了最佳途径。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趋利避害,把传统教学的优秀成果,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先进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喻红卫.中学政治教学参考[J],2006年第2期P11-1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