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化理念打造精彩课堂
作者: 耿玉琴摘 要:一节精彩的好课,它既要以丰富的知识作基础,也不能缺少智慧和思想去指引,更需要灵活流畅的设计来体现。好课的精彩,其主旨是在于切合实际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学生的善听乐学,真正有助于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关注生活; 体验感悟; 探究生活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34-001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课堂,将思想政治课堂引向生活,“引导学生紧紧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例如,在讲解《纪律是集体生活的保证》,播放了一段预初新生军训的录像:夏日炎炎,闷热的天气,一遍遍的进场、退场、看齐、立正、稍息……这些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最枯燥的,同学们依然个个精神饱满,刻苦训练,以自己良好的表现来为班级争荣誉。学生在观看这段录像后能畅所欲言,感受到良好的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纪律,平时良好的纪律是战时胜利的保证。教师能够恰当引用现实生活事例,就能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唤起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和升华。
生活中蕴含巨大的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仔细思考一下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的联系,挖掘更多的生活资源为教学作铺垫,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生活才是学生的真实世界。”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寻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
我在讲授《家,温馨的港湾》时,针对当前许多学生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之中,却不思进取、不知感恩的现状,创设了一个访谈活动,我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能说出生活中爸爸妈妈爱你的几个小故事吗?”在访谈进行的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引导:当有的同学谈到父母为自己庆祝生日是如何用心时,我立即反问学生“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又是如何为他们庆祝的?”学生的神色中立现一丝惭愧,整个课堂随即也陷入了沉默。我借机引导他们发散思维:“平时父母怎样对待我们,而我们又是怎样回报他们的?”“父母辛苦操劳从无怨言,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渐入佳境。学生结合生活经历,顺理成章地就有了自己深刻真实的见解,从而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通过情境体验,学生切身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付出,进而也会以一颗拳拳之心回报父母的眷眷之情。
创设生活情境,将真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课堂,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学生的情感被真实的生活情境点燃,更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启智明理的育人效果。
三、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教育的起点是生活,从贴近生活的实际出发,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领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做到读书明理,引导学生从思想政治课的视角观察认识现实生活。
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安排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入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如学习“消费及其类型”这一内容时,设计案例让学生来分析。公务员张某,月收入3000多元;教师李某,月收入2000多元。二人结婚3年后,计划购买电脑一台、住房一套。买兼容机需3000元,品牌机需6000元,住房约30万元。1)请分析消费计划的可行性,并为他们设计消费方案,说明设计的理由。2)张某有驾驶执照,暑假夫妻二人用一周的时间驾驶租来的汽车到苏州、杭州等地旅游。租车旅游属于什么消费类型?说明其优点。
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拿出计算机算起来,积极主动地设计消费方案,探究学习的热情很高。把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成思想政治课的问题交给学生,不仅让学生体验思想政治课问题的生成过程,而且也据此让学生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动力。
四、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
课堂生活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会做人。陶行知先生有言:“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此话通俗明了地阐明了实践对于获取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讲授《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时,针对当前许多中学生严重缺乏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现状,为使学生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生活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设计了“生活竞技场”的教学环节,把日常生活纳入课堂,举办钉扣子和叠衣服比赛。比赛中,有的同学笨手笨脚,力不从心;有的同学被一根小针憋得满脸通红;有的同学甚至满头大汗。这一实践性活动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所欠缺的自理能力。意识到了生活自理的重要性,大大增强了其自立意识和动手能力,收效甚丰。一次的实践胜于千百遍的知识传授,课堂成了学生生活实践的演练场,如此课堂怎能不教学生喜爱。
卢梭说过:“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惟一动力。”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生活同时也成了教学最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使思想品德课在迷人的生活味中熠熠生辉;要随时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为学生所关注的话题,把沸腾的、变幻的生活及时纳入课程和课堂中,将问题引伸到课外,把教学空间拓展到自然界、社会生活领域中,在教学中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用生活化的理念来打造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