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基础会计》教学质量之技巧
作者: 张崇庆摘 要:《基础会计》是职业类学校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基础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形成有决定作用。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又探索出了若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具体措施,实现了教学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技巧; 教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16-001
《基础会计》这门基础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中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专业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要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献身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还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当前,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各种现代管理技术的引进,会计已不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的“工具”,而且要参与经营预测和决策,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充分发挥其控制、监督职能。因此,作为一名会计教育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和科技知识,要深入了解实际,丰富实践经验。这才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本钱。同时还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关注全体学生的质量、关注教学全过程、关注学习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不能再仅仅以学习成绩来评判教育质量的高低了。
第二,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课堂教学过程其实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应特别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个学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需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首先考虑学生的需要,所有的细节都要针对学生设计。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更尊重学生的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技巧,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每个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这是很正常的,教师眼里真正有了学生,心里装着学生,放下架子,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共同学习,有效沟通,相互启发,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课堂也成为教师落实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阵地了。
第三,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授课质量
1.要有明确的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有了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每堂课的讲授内容。在课堂里应思路清楚、重点突出、善于应用。例如,对会计学原理中记账方法及一些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等要重点讲授,这样使得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发展后劲。今后无论他们走上什么工作岗位,只要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加以适当自学,很快就能适应工作需要。所谓善于应用,是指在讲清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应将重点放在这种方法、理论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应用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
2.注意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做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首先,能使学生感到,每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教师所讲的内容大多数同学听得懂,感兴趣。其次,不仅要使学生有所知,而且还要有所思。重点内容,要深入浅出,讲深讲透,一般内容和相关内容,留给学生,不必讲得太细,让学生多动脑筋。再次,课堂讲授应随时观察学生反映,及时调整讲授内容和方法。最后,要注意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和课件的使用,它具有帮助教师拓展教学时空、丰富教学信息、减少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延伸教学功能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循循善诱来激发学生的注意、思维与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渊博知识来解答学生的疑惑,满足其学习的欲望。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财经专业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解决教学难题,增大课程的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修改、储存和积累教学资料,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按课程内容需要,把一些图表、文字、声像等结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处理,做成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幻灯片,配上悦耳的音乐,将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学生,那么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那些刻板的财会知识,效果就会更好。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项目
有的学校专业课的开设以理论课为重,而对一些实践中常用财经技能课,如《计算器》、《手工点钞》、《银行储蓄与出纳》等与职业岗位需求有关的课程,却不能做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作用。
《基础会计》是一门枯燥的课程,若照本宣科,学生必学之无味,学之困难。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我们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对《基础会计》会计核算程序一章的教学,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就根据实际需要增添了一个完整的填制凭证、登记各种账簿一条龙的练习,以实际工作资料,布置好学习任务,由学生分组完成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相互间可以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通过大家一番有争论的辨析,全班同学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把理论真正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并用理论指导实践,达到较好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从而开动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性,提高其处理会计实践问题的综合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