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技校机械制造专业课的讲课艺术

作者: 赵俊德

摘 要: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专业课,教师的学术水平高是一个必要条件,还要讲究讲课的艺术,如讲课时好好组织教学,讲课过程中采用逻辑推理法、形象思维法、对比法等方法。作为教师还应不断地创新,为上课注入情感,以生为本,倾注爱心,释疑解惑,艺无止境,唯勤事成。

关键词:比较法; 思维法; 媒体使用; 人文关怀; 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17-001

教师想要上好课,必先备好课。首先要把握教学大纲及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体系,做到总体规划,各个突破,全面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在备课时尽可能用一条“红线”贯穿课程始终,使学生思路自然引伸、逐步深化,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要正确处理教材,既要钻研教材,吃透其内容,又要搜集有关资料,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在处理教材时,一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带动全篇。这是各课的“常规武器”。二要挖掘教材的精妙,对教材的内容作重新归纳、提炼、充实、完善,以自成体系,讲出特色,切忌人云亦云。再次要写好教案,编写教案的过程是合理、完善教学思想的过程,是提高业务水平能力的过程。要写好教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教学的对象是一些活生生的各具特长的学生,考虑他们的基础和实际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实施教学了。

第一,讲课要符合逻辑推理,启发诱导学生

逻辑推理像建筑楼房一样,从基础建起,一层接一层,像机器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使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如在讲普通车床的主轴箱、进给箱、溜板箱里的进给操纵机构时,因学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我在讲这部分内容之前,就预先布置问题:“操纵机构怎样实现的?”而后上课时让学生上讲台当老师,看着挂图自己讲出来,老师只起一个提示及语言组织作用,学生讲课本身就是对自己逻辑思维的锻炼,学生反映很好,效果也很好。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善于引导启迪。”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多思善问,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探讨和获取真知灼见。例:在讲“改变机床工艺范围的改装”一节,我先举例说明普通车床怎样改装成立式铣床,讲完我提出一个问题:“车床还能改成什么机床?”因为学生马上就答出“可改成钻床”,那么我又启发“能不能改成撞床呢”?撞床可安装在车床拖板上而关键是锉杆怎样与车床主轴联起来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想出了方法:键杆经过一对齿轮用浮动接头进行传动,就实现了一机多用。这种启迪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启智导学“授人以渔”的过程。这是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第二,讲课要形象生动,善于启迪、化难为易

教材有一些内容学生学起来觉得抽象、枯燥、难懂,为使学生正确理解一些概念,将抽象的概念形象、直观化,往往会收到理想效果。例如,在讲表面粗糙度的概念时,学生较难理解此概念且觉得枯燥,这时就带学生做表面粗糙度的实验,透过显微镜,清楚地看到了肉眼看不到条纹、波纹,通过实验掌握了表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这样学习就觉得有趣了很多,也为学习“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一节打下良好基础。形象化教学手段很多,如实物、图形、表格、多媒体等,如讲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中对金相组织的分析,就是要选用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起来就看得见、听得懂、记得牢。

第三,讲究语言艺术策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教学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不但语文教师要讲究,而且工科教师也要讲究。要正确阐述工科学科中的定义、原理、加工方法等,使学生明了,教师必须注意锤炼教学语言。为此在教学中,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即观点正确,语法修辞无误,逻辑推理严谨。二要注意语言简明性,毫不含糊。三要注意语言生动性,表达直观形象,分析丝丝入扣,语调情真意切,手势恰到好处。四要注意讲课的节奏感,力求做到层次分明,抑扬顿挫,给学生以欢快的感受。

第四,借助媒体教学,使所讲内容一目了然

使用多媒体教学后,声像和谐、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使用媒体,老师边讲边放,使师生亲临其境,一起思考,一步步到达理想境界。媒体的使用,使课程内容纲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学生把握要领,对每节课所学知识一览无余。其次媒体播放时,鲜明醒目,内容新颖,图像清晰,同时配以声画,使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这是美学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五,讲课幽默有趣,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课堂教学,注意调节和控制课堂气氛很关键,心理学认为通过一定手段剌激大脑,导致“觉醒”从而使注意力集中,是认 识活动的基础。如教师登上讲台若学生仍嘈杂时可先环视全室。带学生肃静后才开讲,这会造成一种“整装待发”的良好气氛。技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好也不够高,讲课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或不懂或没有兴趣或者精神疲劳,这时教师就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注意讲课的趣味性及幽默性。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发,收到良好的听课效果。

第六,以生为本、倾注爱心、释疑解惑,提高教学质量

讲课是一个传播知识与精神塑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体现一个“爱”字,倾注心血,要具有“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美德,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难答疑,搞好答疑,教师本身要精通教材,并注意分析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做到胸有成竹,驾轻就熟,左右逢源,让学生尽解疑团。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