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性教学走进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技能教学课堂
作者: 蔡洪摘要:传统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无法开发他们的潜力。在机械切削加工专业技能教学中,本人把“探究性教学”引入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 机械加工类专业技能; 复杂零件加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27-001
笔者一直从事车工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索总结出技能教学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经初步实施效果较好。
一、“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内涵
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开展探究教学的必备条件。“探究性课堂教学”是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学内容为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师生真正地互动和交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运用“探究性课堂教学”,会使课堂上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法
1.创设情境,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但问题又通常是存在于问题情境中。以复杂零件加工教学为例,结合前期相应的专业理论和综合技能训练教学情况,本人将整个技能教学内容整合处理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①分析复杂零件加工与常规零件加工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卡盘装夹与花盘角铁装夹意义区别,为以后的复杂零件加工实习打下基础。问题②分析加工对象的类型及加工定位条件。问题③分析装夹中如何选择定位基准及夹紧方式,解释加工对象特点和装夹方式的意义。问题④分析加工中可能出现的形状和位置误差,以及整个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上几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零件类型、定位装夹加工特点整个过程的分析,学会常见基本夹具的使用和复杂零件加工中的质量检查,以及误差的调整和处理。后三个问题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在引导学生探究时应注意知识的拓展,确保学生能较全面地分析和掌握问题。
2.关注预设,分组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起点,问题解决是探究的终点。教师在探究性教学设计时,应对预设问题情境以及课堂上随时生成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制探究过程的知识结构以及探究过程的导向,从而明晰问题研究路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这也是有效进行探究教学的关键之一,分组以“好”“差”结合为基本原则,一般4-6人为一组,选取组中的“中坚力量”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活动,并详细记录问题探究的进展。
3.反思探究,引发学生自我提问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如何使探究性教学朝着既定目标进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思,充发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探究性教学。在切削加工技能教学中我们可以参考如下步骤:①现在我们正在做什么?②我们有没有了解这个探究主题的大致轮廓?③我们现在掌握了哪些与该主题有关的事实?④处理该主题的最好方法是什么?⑤我们过去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境?⑥我们用这种方法处理是否最合理?是否还有其它的方法?等等。
4.检查调控,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根据实践经验,本人认为应着重做好:①勤巡查,通过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定期听组长汇报,多找组中的“差生”了解情况;③通过练习作业的情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好探究过程中的检查调控可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活而不乱、活而不散,有序高效地进行。
5.全面评价,充分激发学生潜能
评价一方面对学生探究学习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促进作用。本人在车工实习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考评主要采取表现性评价法,具体的评价采取平时“表现”与实习结束前的终评结合的方式。在车工实习技能探究性教学中,我们在关注上述的五个基本环节外,还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存在问题
探究教学作为能体现车工一体化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堂气氛与以前大不相同。传统的车工实习入门指导课堂,可能是教师“管”得太多,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用此法后的课堂气氛则大不相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真的动起来了,气氛很活跃,学生兴趣和积极性都有较大提高。
2.学习内容更为开放,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传统教学内容是预设的、封闭的,要求学生按统一要求去完成任务。而用此法后,课堂教学中只是提出了需探究的问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统一标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稍浅层次上的探究即可,而对于学习优等生可做更深层次上的探究,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技能水平较传统教学大有进步。传统技能教学虽对技能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按计划进行训练,但效果还是不理想,而用此法后效果比较明显,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是自主地去做,而不是靠教师逼出来的。
引入“探究性课堂教学”进行技能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有一些问题也需注意和改进,体现在:①教学进度不易把握。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开放了,但这一“放”就不好“收”,每一组的探究程度和进度很难把握,需采取一些措施,要既能保证探究效果又不影响进度;②课堂管理有待改进。探究性学习法的课堂更为“活”了,这也导致了个别“好动生”乘机作乱,对此还要采取措施在行为上约束他。③评价上有困难。传统教学强调“单打独斗”,谁优谁差很容易掌握,但采取此法,可能有个别学生会滥竽充数,影响到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友元.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李谨瑜,德玉,震乾.课程改革与老师角色转换.中国人事出版社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