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 王青涛 郭红涛 张中楼 王志 侯京涛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出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为保定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和管理,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定; 全民健身路径; 调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52-0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与实施以来,健身路径建设作为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部分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保定市作为体育强市,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近几年也有了显著提高,保定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全市体育人口增加到39.5%,基本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为主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活动辅导员为主体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52个社区配备成套的健身器材,但是全民健身路径在使用和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利用和管理保定群众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落实,本文对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设施以及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保定市四个区28个全民健身点健身路径活动的锻炼人群、相关行政区的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路径锻炼点的管理者,对他们参加和管理健身路径的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
3.数据处理
运用SPSS10对数据统计处理,然后对结果用excel软件进行制表、制图。
二、结果与分析
1.保定市区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
1.1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人群对健身路径的了解和使用方法情况。全民健身工程实施以来,保定市健身路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调查显示,有54.2%居民知道“健身路径”但不了解,只有15.6%的人群知道并了解,另外,有31.2%的居民从未听说过,完全不了解,这说明有关部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健身路径生产商在生产器械时为了指导人群科学合理运用健身器械进行健身,在器械上都配套地生产了有关器械使用说明的指示牌。调查显示,只有36.4%的人是按器械的使用说明进行身体锻炼,46.7%的人群只是随意进行身体锻炼,而16.9%的人群是模仿别人使用的方法在健身路径上进行身体锻炼。说明在健身路径的使用上能科学使用的还不多,大多数的健身器械的功能和价值未充分发挥出来。
1.2性别、年龄、职业和学历特征。作为市政府的一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健身路径受到了众多市民的欢迎,在调查参与全民健身路径的锻炼人群中,女性占到了54%,共203人;男性46%,173人;女性参与者稍高于男性参与者,男女比例为1:1.17。而在年龄的统计中,两极分化趋势明显,锻炼的人群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其中老年人又是锻炼人群的主体,占到了39.1%,这是因为老年人大多退休在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身活动;而中青年人由于工作压力、家庭负担等原因在时间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较少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健身。
保定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者其职业比例由小到大依次是:农民工、军人、医生、服务人员、商人、机关干部、其他、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在职人员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健身的比例相对较低,无职业人员由于工作不稳定、流动性较大、时间受到限制等原因参与体育锻炼较少,所以在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健身上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的特点。离退休人员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健身的比例最高。
1.4使用健身路径活动的时间及频率。从健身人群每天锻炼时间分布来看,保定市区内居民选择早晨和晚上进行锻炼的分别占32%和46%,选择上午和下午进行锻炼的分别占4%和7%。从健身人群利用健身器械活动的频率来看,保定市居民每周利用健身路径锻炼2次以上的约占80%,每次锻炼持续30min以上的占了80%以上,说明参加健身路径锻炼者多数属于体育人口。
1.5使用健身路径锻炼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锻炼人群参加锻炼的动机呈现多元化,以增强体质、运动健身为目的的人群达51%,说明保定市居民对锻炼的重要性认识较高,健身意识较强。32%是以娱乐等为目的的,11%的人群以健身路径为平台增进交流交往。另外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防病、治病的占6%。人们对健身路径发挥的作用认识越来越高。
在对影响保定市健身路径锻炼人群参加路径锻炼的因素调查中,质量不高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达到了23%,依次是缺乏维修管理、数量不足、不能满足需要、设计不合理、布局不合理、环境差和扰民。这说明人们对健身路径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管理者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例如数量不足因素,在锻炼时经常会出现排队等待锻炼的现象。
2.保定市区健身路径现状分析
为了使健身路径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为全民健身服务,保定市群众体育主管部门进行了不懈努力。但在全民健身路径服务于民的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了在健身路径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要求保定市区健身路径的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1锻炼人群对器材管理满意度。为了保障健身路径的健康发展,保定市体育局在全民健身路径的管理建设中,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管理职责上存在落实不到位,使很大一部分路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同时又缺少必要的日常维护,不能完全保证居民的正常使用和健身安全。调查显示,对健身器材的管理表示满意的人占40.5%,对此表示不满的人占38.3%,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及时或者无人管理。
1.2对健身路径布局环境满意度。调查显示居民对健身路径的设置布局感到满意的占47.5%,感到满意的原因首先是在健身路径的场地布局上比较合理、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可以利用器械进行健身活动。其次是健身路径设置点的环境较幽雅、设备较齐全,离居住地较近锻炼方便。
1.3对全民健身路径场地、器材数量状况的满意度。在对健身路径器材的数量和种类是否能满足周围群众的需求的调查中,认为非常满意的占9.4%,比较满意的占36%,对全民健身路径场地、器材数量不满意的占21.7%。这说明保定市的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数量上还没有达到居民的健身需求。
2.对器材质量的满意度
在对体育建设器材的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的器械已经完全损坏,有的部分损坏,这与健身参与者的频繁使用和使用不当以及有关部门管理上、维修上的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同时也说明健身器械在质量上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全民健身器材的质量才能保证锻炼者的健身安全,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三、存在的问题
1.健身器材的数量与质量问题
总体上看,保定市全民健身路径场所及器材在数量上有了很大发展,但与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在分布上不太合理,繁华社区与偏僻社区,新城区与老城区发展很不平衡。参与健身路径锻炼人数的多少与健身路径的种类、数量直接相关。
2.健身器材的管理与维护问题
在对路径器材的日常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同时使用不当,维护不及时致使器械损坏严重,在健身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器械的维护上管理责任人应该加强与生产厂家的联系和沟通,对超过使用年限的器材要及时进行鉴定、处理,并且加强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以确保器材设施的正常使用,保障健身者的健身安全。
3.健身路径的布局问题
目前保定市全民健身路径主要设置在单位内部、公园、社区、街道旁等,这样在健身安全和卫生以及器械维护上存在一些差异。在街道旁存在环境嘈杂、安全隐患大,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因而参加健身的人极少。
四、建议
1.“路径”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在形式多样,资源共享
最大可能增加健身路径的数量,在安装上要有计划、有调查、有规划,健身器械应根据附近居民的年龄层次、需求层次针对性的设置摆放,器械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强度到高强度循序渐进摆放,以便提高器械利用率,同时摆放也要考虑城市的总体发展。
2.在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宣传的力度,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使锻炼人群对健身路径的作用、功能认识更加全面,指导人们科学的进行健身,同时加大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力度,进行健身路径知识技能的传授,指导正确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为人们的健身服务,在锻炼中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
3.建立健身路径投资体制的多元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积极筹措引导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并能发挥各社区单位的积极性以及企业产品品牌广告投入社区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是健身路径的投资体制是由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
4.解决好路径的维护和更新的问题,实现健身路径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对健身路径进行长效的管理、维修和保养,就必须培养自己专门的或兼职的维修和保养人才队伍以及建立相关路径法律法规,制定规范的路径管理条例。
5.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在管理上要注重制度化,必须建管并重,健全责任制,建立路径工程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和防风险机制,对器材及时养护、维修、更新。在体育设施建设中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体育设施建设标准,加大法规的执行力度,同时,要加强路径工程科研工作的进行和相关服务体系的同步建设,继续打造我国群众体育健身的公益品牌。
参考文献:
[1]王清生.福建省莆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51
[2]董鹏,顾援.北京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1
[3]林小敏,叶建强.温州市区全民健身路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5
保定市社科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00213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152,153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