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时间 创设高效体育课堂
作者: 羌建华摘 要: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优化课堂时间;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51-001
先让我们一起分析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相对于高效课堂的“低效率、低效益、低效果”课堂在时间上造成的原因。
从学生方面来看,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情况,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因为动作遗忘,必须进行复习才能搞清楚动作要领及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有时学生对某个动作的完成方法持不同看法,讨论非常激烈,甚至争论不休,无法在预设的时间内达成共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从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实践交流更是无法控制时间。
从我们体育老师自身来看,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利用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松前紧后;课堂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
高效体育课堂必须符合的标准之一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时间的高效性,将体育课堂变成学生乐学、乐练、乐心的天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观察,创设合理而宽松的体育学习情境,巧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力求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优化,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分化的时间段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锻炼中。
我们通州区一直倡导 “三五十”(课前提前三分钟到场、五分钟的讲解示范、十分钟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模式,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课堂优化为以下时间段,供大家参考。
一、上课铃前3至5分钟
上课铃前体育教师至少要提前三至五分钟到达运动场地,组织学生借用器材、进行场地的布置。体育场地是体育教师的黑板,如何设计好“板书”,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场地的布置要使学生的不安全感降低到最低限度,不给学生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还要考虑到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应按实际情况划分场地使用范围,以免相互间影响,同时又要做到场地既不空闲又不拥挤。再次,场地的安排要远近适宜,既便于教师观察、巡回辅导,实施因材施教,又不会造成练习时相互影响和干扰。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创造出一个清洁、醒目、安全、舒适的活动场地,提高学生兴奋度,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情感。
二、课端的约5至8分钟
有关研究表明,体育课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前半部分达到最高峰,意志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峰,而情绪高潮则出现在一节课的开始和后半部分。由于学生课前、课间活动刚结束,思想和情绪还未恢复平静,他们所想的还是课前或课间的活动的许多内容。所以,这段时间里教师不宜立即讲新课,而应安排能够使学生情绪和思想尽快安静下来、注意力能尽快集中起来的一项活动。如采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或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和集中到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上,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的基础。
三、课堂内容教学的前20分钟
即课开始的第6~9分钟至第30分钟,是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最佳时段。这一时间段学生的精力最充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敏捷,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动作的最好时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段宝贵的时间,把课前准备好的内容和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在这段时间内得以传授和实现。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突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中关键性的问题,同时教学的节奏感要快要强,课堂练习的密度及容量要大。
四、课末的约15分钟
在这段时间里,不少学生的注意力又开始不自觉地转移,练习的兴趣也逐渐下降,有的开始与其它同学讲话,有的开始搞小动作,动作的完成变得更随意,不规范,思想开小差,想着课前课后的事情。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不宜继续新授内容了,而应安排让学生充分地动眼去互相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如教师让动作完成得完美的同学出来展示,还可以在此学习内容基础上让学生创新动作练习,再次刺激学生练习的兴趣。
五、课末的约5分钟
教师集中学生,让学生动口说出动作的要领,动脑思考动作的结构及特点。师生进行互相评价,及时反馈这一课的得失,使课堂练习内容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最后师生一起进行放松活动,教师布置课外练习,组织学生送还器材,做到整堂课有始有终。
课堂内的每一分钟都应该这样精打细算,力争做到每一分钟都让学生沉浸在快乐的体育锻炼中。反之,若每节课浪费5分钟,按一个星期三节体育课来算,一个星期下来就要浪费15分钟,一个月按四个星期算,则一个月要浪费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一个学期下来就要浪费4个小时,数字虽然看起来较小,但一所学校有那么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浪费这么多时间,那可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值得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掂量掂量。
当然,课内教学时间的安排也要留有余地,不能45分钟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堂的生成及课堂内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等都有可能需要时间去处理。
有的体育教师说,我已经注意到科学地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了,但是,在平时的上课中,还是经常会遇到时间不够用、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现象。这时,教师如果拖堂,虽然学生对体育课有特殊的感情,可他们每天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计划,如果因为教师的拖堂而打乱他们一天的学习和娱乐,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当然上体育课的下一课的老师也会有意见的。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以上现象不足为怪,经常拖堂的确不是办法,偶尔发生也情有可原,亦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体育教师除了要精心备课、科学优化45分钟外,还要灵活地处理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即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具体内容进行适当的分配,哪一项内容安排在一节课的什么时候,要花费多少时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对一节课而言,首先要保证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探究的时间,次重点内容或可放到课后让学生自行完成的内容有时候要舍得放弃,教师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舍得将足够的时间还给学生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终结目标“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