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作者: 曾旭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12-001
在探索和研究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鉴于语文素质的特点,实施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兴趣常常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自学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学生自学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智力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努力求知,乐而不倦,从而获得良好成绩。有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活动或智力行为在本质上更多是性格品质,而不是认识能力。进行某种智力活动的过程,总要包括有坚持性、热情、自制力、目的性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像酶一样指引和促进个体的智力活动。因而,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并把它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去。乐于认识,善于学习是现在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唤起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习者乐于理解和认知,体验学习的快乐,并学会独立思考,教育就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需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学习。课堂上,我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把讲课内容压缩到最低限度,把作业尽量放在课内,这样安排,既便于督促检查,又节省了学生的时间。课外,让他们惬意地去看课外书,尽情地感知“家事、国事、天下事”,以开阔视野,多渠道汲取知识的琼浆玉液。
三、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
素质教育,不仅注重教师的教法,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指导。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其实,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就是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如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体会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时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与最后一次到酒店是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的不同,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从而领会文章的主旨。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必须与思维方法的指导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也就掌握了学习的工具和思维的武器。
四、培养学生经常查阅各种工具书的习惯
学好语文,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工具书是必要的“老师”,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对常用的字、词也往往不明其意,而是凭主观臆测,跟着感觉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查阅字典、词典书目、索引等工具书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学,应要求学生尽量备齐工具书,并掌握查阅方法,使学生养成自觉地、熟练地翻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那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一定能做到认真读书,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贵有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原则,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对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应予以保护、发扬和鼓励。即使学生的提问毫无价值,教师也不应否定、批评或讽刺,应更多引导和鼓励。特别要注意不要因为教师微小的表情或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打消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对敢质疑问难的学生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学生发问能力的提高,也就意味着学生独立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
六、培养学生勤于用笔的习惯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但是,如何做到学用结合呢?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好高骛远学用脱离的情况在学生中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分主次缓急,不能精读博览,常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情形。比如:读小说。很多学生只喜欢阅读故事情节,其他地方则蜻蜓点水,一翻而过,当教师问学生们小说最主要的是什么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故事情节。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掘小说的深层含义,让学生知道小说最重要的是刻画人物形象。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一套系统的积累知识的方法,如做笔记,做卡片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要反复读,对精美的短文还要求学生会背诵,这样,学生就能从小养成仔细读书的良好习惯。阅读文章时不仅要让学生欣赏优美精炼的语言,而且要学习作者独到新颖的构思,自学的内容越广泛,越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读不是目的,用才是目的,如何用呢?我认为对中学生来说,写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就是学生遣词造句、精选题材、提炼主题、安排结构等能力训练的过程。这样,就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另外,在整个中学阶段,教师还必须鼓励和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练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凡是文章写得好的同学,都喜欢课外阅读和练笔。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练笔兴趣。
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具有了语文自学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就终身受益无穷。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