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与多学科双向渗透融合的艺术

作者: 殷士红

摘 要: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渗透融合,有助于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充实音乐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把握更为深刻细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学科; 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29-001

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有机渗透融合,有助于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充实音乐教学的内涵,能促使学生在广阔的智力背景下对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下面谈谈个人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音乐教学与文学、历史知识的融合

许多歌曲的歌词,都是采用富有诗意的文学语言创作出来的。创作歌曲一般多是先填词后谱曲,也有少数先有曲后填词的,如《长江之歌》。戏曲一般都是先曲后词的。因此,音乐与文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还有很多歌曲就是采用现成的诗词进行创作的,如《送别》《满江红》等。音乐作品根据文学内容进行创作是不胜枚举的,如《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虽然音乐作品不能对文学作品的所有内容重复再现,却能使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与精神得到极大的升华,造就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许多歌曲的歌词中,既包含丰富的文学知识,也蕴涵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月之故乡》的歌词富有诗的意境:“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意境,再去描述歌曲的主要内容。歌曲主要描绘了天上和水里的月亮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情。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分析,让学生说出“中秋节的月亮”象征着团圆。那么,台湾作家彭邦桢写这首诗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彭邦桢老人为什么思乡,为什么他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借着这首歌曲给同学们讲讲台湾与大陆的历史问题。彭邦桢老人用心良苦,他是借月思乡,急切盼望台湾与大陆早日团圆,希望国家安定、团结、统一。用这种学科间的知识来讲解渗透,就能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国之心。带着思乡、爱国的情愫去学唱这首歌,自然就能唱出这首歌曲的韵味了。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在音乐课堂中发挥自如,游刃有余。音乐教师运用语文教学的手段,通过分析、描述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并将音乐知识、视唱、歌唱技巧与歌曲的情感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帮助音乐教学。另一方面,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学和历史知识也非常重要,在学习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时,我们不妨让学生用文学的语言谈谈自己的理想,以什么样的行动去迎接新世纪,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的教与学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中互为律动,从而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教学与德育常识的融合

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创作意图;每一首歌曲,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不同的歌曲,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不一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有感恩教育的歌曲,有理想教育的歌曲,有审美教育的歌曲等。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新课的导入、歌曲分析、音乐欣赏等多种途径,将德育内容有机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例如,在学习《中国进行曲》时,歌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威武雄壮的进行曲速度唱出中国向着新世纪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这种精神状态激励着中华儿女,激励着学生满怀豪情地走向未来,走向辉煌,向着希望昂首前进。在学习《今天是你的生日》这首歌曲时,学生被歌曲中深情委婉的旋律,优美动听的歌词所感动,更加激发了学生爱祖国的热情。再如学习歌曲《爱的人间》《感恩的心》,能够让学生明白在关心中互助,在幸福中生活,在甜蜜中回忆,在感恩中成长!

三、音乐教学与体育美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融合

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柔美的体操伴随着优美的韵律,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动人的音符。音乐与体育的完美结合,犹如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让人无限神往与舒畅。“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美好诗句,并不能满足学生对苏州名城的了解,更不能满足学生到“苏州一游”的愿望。我们不妨听一首《姑苏行》的笛子独奏来满足学生“游览苏州名城”的听觉需求。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田园风光的图片,在“游览”时让学生再满足视觉的需求,同学们随着优美、动听的笛声边听边欣赏,渐入风景如画的“苏州城”,这种天然浑成的音、美动态手段的结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四、音乐教学与讲故事融合

喜欢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音乐教材中蕴含许多凄美动人的故事。诸如歌曲《苏武牧羊》、《丹顶鹤的故事》、歌剧《图兰朵》的故事,都是引人入胜的。学生听后不易忘记,还能讲给其他同学听。这样就加深了音乐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的印象,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欣赏管弦乐《卡门序曲》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扣人心弦的卡门爱情故事,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让学生听后再去欣赏,更加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五、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数学、外语、地理、生物、劳技等学科的不少内容,都和音乐学科有密切联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定能有机融合相互渗透,为教学服务。如:数学中的“1、2、3、4、5、6、7”就是音乐中的“do、re、mi、fa、sol、la、si”。我们所唱的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就运用了英语单词等知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是“地质之父”李四光1920年在巴黎留学时创作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拉得很好,他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许多是受音乐启发而得到的,我要是没研究物理,可能早就成为出色的小提琴家了。”

音乐教学与多学科的双向渗透融合,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中进入知识的殿堂,给原先枯燥的学习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活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余生活,都充满了迷人的艺术情愫,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应该发扬光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