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线条在写生画中的艺术运用
作者: 兰带娣摘 要:加深绘画者对线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学会艺术地运用,是儿童写生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写生画; 线条; 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9(2011)4-083-001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也是人类绘画发展历程中所运用的最为基本的造型手段,被称为“永恒的艺术语言”之一。它具有符号和图形的特征,它抽象的形态能赋予物象鲜明的本质及超凡的精神。在美术绘画表现中,“线”作为绘画者创作艺术形象和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其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由此可见,加深绘画者对线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学会艺术地运用,是儿童写生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智慧地选取范本,为绘画者走向成功铺下垫脚石
儿童选择范例范围虽然很广,既可选择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也可选择名人名作,但是由于儿童的年龄与学画的经历与接受能力不同,对于孩子来说,那些优秀的名作虽然画技各有千秋,意蕴深远,但并不一定适合年幼的儿童,用他们的眼睛根本无法看清画中的魅力所在。而那些受儿童喜欢的范画,比如《儿童简笔画大全》和《儿童学画范本》等,这类图书给儿童提供的不止是常见的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和日常用品,而且大量的中外童话展现了另一个更加多彩的世界,那里边有国王、公主和王子,有神秘的巫婆和千奇百怪的精灵,有美丽迷人的天使和神通广大的外星人,还有许多可爱的小宠物。这一切,对于喜欢绘画的儿童来说,有着巨大的魔力。由此可见,作为教育者,我们应选取那些具有适龄性、经典性、知识性、多样性特点的优秀儿童美术作品作为摹本。特别是选取优秀的同学作业作为摹本更有价值。这是因为他们水平接近,同学作品中再现的画面更宜于引发他们的共鸣,也更宜于激发他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兴趣和摹仿的冲动。
二、欣赏,引领学生走入“线”的世界
艺术欣赏是实现感受线条美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之艺术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欣赏艺术能力对绘画者将来的发展更为重要。因此,结合绘画者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们合理地选取一些适宜儿童能理解接受的,且有助于提高儿童写生水平的各类与线条相关的艺术作品,通过老师适当的梳理、牵引,让儿童在欣赏中学会感受线条的变化美,从而引领他们走入“线”的世界。
1.欣赏多样化的线描作品,萌发绘画热情
线描作品中的线条与书法中的线条相比,它显得更加自由而多变,它的利落、丰富的线条变化,疏密花纹的交错组合,让人视觉上产生一种层次感、立体感。对于初学写生画的小学生来说,学习线描作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一来是技能上的,二来是情感体验上的。如何让孩子对黑白的、以线条组合为主的写生画产生兴趣,并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写生画的学习中去呢?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欣赏、分析多样化的优秀而美观线描作品,让学生对它有个初步的了解。在黑白的美术世界中,教师恰当的引导,进一步让孩子们发现虽然画面没有了丰富色彩,但是千姿百态的线条通过一定规律的组合,所形成的画面也会那么美。在学生赞叹线描作品的神奇时,我趁热打铁,漂亮的写生范画一幅幅呈现在班级的墙面上,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写生画的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线描图纹,感受线条形态的多样化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美,关键是你能否发现它。因此,让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被忽略的线条:防盗窗所用的是粗而有力度的线条,头发是细而柔韧线,小朋友的跳绳是软而有弹性线……这些丰富多样化的线条让学生的感官受到了冲击,学画的积极性在持续升温。赏析中,学生意识到线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多样化的线条有规律地排列组合,能使线描画面充满节奏,又不失图案的生动变化,具有神奇而和谐的装饰美感,从而让儿童对线条的形式美有了新的认识。
三、智慧地指导用线,让手下的线条舞动起来
我们都知道,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去临摹范本,就会让儿童失去自己的本意,过于形式化。齐白石大师也曾说过:“学我者死。”就是说学我精华的东西,可以发展你自己,和我一模一样,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由此可见,智慧地指导学生临摹线描作品,是通向成功的桥梁。那我们应该如何指导,促进他们画艺的进步呢?
1.线条变化可以从简到繁的
老师可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安排,也可征求孩子们的意见,看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效果会更好。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先学如日常的生活用品(画面简单,线条单纯),简单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对高年级,可根据儿童实际绘画能力提供一些线条丰富多变的画面让学生去表现。
2.线条的初步运用允许“失误”的存在
由于儿童年龄的特殊性,他们在用线时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做到用线顿挫而有力度,物形临画得惟妙惟肖,他们用线胆怯、下笔不够果断,常用那些歪斜的“碎”线条来表现物体,有时甚至把原有物象改画得面目全非,而通常情况下会自我感觉良好。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允许这样现象的存在。
3.线条的表现可以有自己的个性
我们让儿童练习线条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能体会线条的艺术魅力,并不是一定要画好一张临摹画。譬如学习钓鱼的方法时,不必先要钓一条大鱼一样。所以我们在指导孩子练习线条时,应鼓励他们对范例进行大胆的夸张、提炼或改动,大胆地运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形态来表现,可以更多地加入自己的绘画语言,画出更多的有个性的“变体画”。
由此可见,借助儿童自己的眼、大脑和手去看线、去想线、去画线,所画线条不管是直还是曲,是粗还是细,甚至是稚拙歪斜的线,只要画线时里面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凭自己感觉来画的,就会有它自己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