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示范 提高劳技课堂实效

作者: 史秋英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辩证处理教与学,科学地把握劳技学科本位,尤其在技能、技法的学习上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示范是使学生建立视觉表象,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基础,体现着直观与抽象相一致的教学原则,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结构要素,启发形象思维活力。

关键词:把握时机; 规范内容; 巧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85-001

现象:在平时的劳技课堂上,我们教师的做法是:在情境导入课题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范例,然后就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一节课中学生在探究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多,而基本的技能学生却没能掌握。学生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一会儿某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这怎么做?”一会儿另外一个学生也提出问题:“老师,这儿怎么做?”老师只好在学生之间穿梭讲解,示范指导,最后,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只好草草收场。在一些劳技教研活动中,也经常能听一些参加活动的教师讲,现在许多公开课中都没有教师的示范,教师“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屡见不鲜。看来,在新课程下,我们许多教师忽视了示范的作用,使劳技课中学生技能技法的掌握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分析:其实像我们劳技课中基本技能的学习中,讲授与示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示范又是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讲明白,使学生头脑中有个大概的印象,再通过观察、体会教师的示范,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严谨的示范具有无与伦比的说服力,也是对理论讲授的良好检验。它是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那么在我们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来优化课堂教学示范,提高课堂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把握示范时机

教师的示范要准确把握时机。恰到好处的示范,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又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如《中国结—鞭炮结》这节课,展示出的各种造型的中国结作品是学生平时非常喜欢的,这一下已很好地吸引了学生,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这就是良好的示范时机,教师示范前不需要营造过多氛围,就可以直接进行示范。

这些做法都很好地营造了一个示范氛围,有了需求,就等于在学生心里安装了内在的驱动,使他们不再是被动,而是在渴望的情境下,有重点有目的积极获取自己所需的技能。这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示范时机的把握关系到学生学习是被动还是主动,接受学习也不等于是被动学习。因此,示范的最佳时机往往是:当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做时;当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找不到最佳答案时。只要我们教师掌握了准确的时机,我们的劳技课堂就事半功倍了。

二、规范示范内容

如果说把握了示范时机就把握了需求的动力,那么示范内容的设计和示范质量高低则直接决定着这种动力能否最终变成学生的表现力。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规范示范的内容呢?

第一是语言简练,动作规范

劳技课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操作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抓得住要领,同时能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更多、更充裕的时间。劳动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要认真地推敲、斟酌。教师的讲解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便于师生间的直接体验,学生边听、边看、形象、生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听觉、视觉协调动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益。这也是新课程下对劳技课教师基本功提出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动作清晰,重点突出

教师示范既要让学生能看清,又要让学生能看懂,因此示范时要注意动作的能见度。一般动作都是手上操作,能见度低,教师可结合动作示意图进行示范,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看到动作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需注意几方面:其一,教师的教具要足够大(如果不能做到,可借助于电教手段)教具的颜色也要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其二,对于一些技术关键点,教师示范一定要慢些,明确步骤,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讨论,甚至可以重复示范。其三,对于一些技能中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可以把动作进行分解。例如:棒针编织、制作铁丝游戏环等,从而做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其四,注意示范操作的方向,有些技能在示范操作时,教师要与学生同方向,这样使学生观察起来更清晰、更明朗,能更快速地学会操作技能。

三、巧用示范方法

高效的示范成功之处在集众家之所长,巧妙运用各种示范方法。

第一,巧妙利用外部优质资源。劳技课教学中,每节课都有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前当堂演示虽然形象直观,但效果较差,往往只是较近的学生能观察到教师示范操作的细节,而其他学生对教师的示范很模糊,甚至根本无法观察到。教师用常规的办法演示,学生很难观察到劳技制作的详细过程。现在用多媒体技术上课,能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多媒体技术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复习巩固、深化记忆、更好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自制和放大模型,进行示范。如《三轮摩托》这一节课,学生所用的卡纸比较小,部件又多,粘贴困难,尤其是粘贴锯齿材料在粘贴时更难把握,因此我们就放大了卡纸制作,自己做了一个比学生制作的作品更大的三轮摩托范作,这样不仅示范起来方便,也便于学生观察和模仿,同事学生制作起来就简单易做。

总之,教师在劳技课堂教学示范中,既有授生以渔的功效,同时也为学生创建必要的渔场,为教师的示范赋予新的意义,使课堂教学充实厚重又富有实效,愿我们能够在劳技课堂教学实践中科学示范、巧妙示范,不仅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更要让教师示范成为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实践制作的方法,从而来切实提高劳技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刘秋平编著.劳动技术教育学

[2]劳动技术学科的教学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师资处

[3]邬求益.浅议劳技课堂教学示范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