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教师“教”与幼儿“学”的策略研究

作者: 吴瑾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总趋势是走生活化、经验化、综合化的道路。由于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双语幼儿园矗立在眼前,我们认为主题区域活动能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幼儿自主活动及语言交往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期望通过主题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构建提升幼儿语言的“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区域活动;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99-001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但关注教师“教”的策略,引导教师探索以主题区域为载体促进幼儿口语发展研究的教育教学、组织引导、观察评价等策略;也要注重幼儿“学”的策略,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无法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更不可能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以研讨实践,促进教师“教”的策略

1.课题管理策略,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1.1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在课题班级申报的形式上,开展课题竞标:将“一刀切”的形式改为自我申报,鼓励老师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老师的特长自主申报课题项目。对不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强行拔高,让这些教师有更多的成长空间。采取了自主申报、公开竞聘和园部审定的方式,吸纳有研究热情、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参与课题的研究,使外部的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

1.2互动式学习,促进理念提升:通过每两周一次的课题会议、分散自学、交流探讨等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区域活动、主题活动以及《新纲要》等文章,使教师的教育观念紧跟课程发展的需要。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组织教师边学边实践,通过定期的课题例会、分散自学、外出参观学习,由专家、教师及家长共同参与的BBS交流探讨等形式组织教师进行有关教育理念、主题活动、区域活动及家庭教养等问题的学习研讨。

2.实践展示策略,转变教师教育行为

教师是游戏中多种角色的“潜老师”,不断实践,把握好几种关系的“难度”尤为重要。

2.1“兴趣”与“偏区”相结合的策略。兴趣是幼儿一切行动的动力,游戏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而孩子的兴趣往往是有偏向性的,所以在选择区域活动时会有一定的偏区现象。为了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每周根据区域活动的情况将有两至三次的自由选择时间,及时捕捉幼儿偏区现象。

2.2“观察”与“表达”同发展的策略。注重班级两位老师的分工,刚开始开展区域活动时,老师的定位比较模糊,经过实践,同班级的两位老师发现在组织区域活动时,一位老师占主导地位,注重观察,对幼儿进行及时地指导,另一位老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不断记录下孩子的过程,并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层次性不一样、领域性不一样、表现性不一样的表达。

2.3“冲突”与“创意”重技巧的策略。老师们在课题研讨时,有认同的同时也会有质疑冲突,对于各种冲突,老师能勇于表达,研讨的氛围会在一次次冲突中达到升华,在每一次区域活动后,老师也会运用不同的形式,如头脑风暴、视频再现等形式,让幼儿回顾区域的过程,说说区域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让孩子成为主体,及时通过矛盾和冲突,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也为下一个主题的材料提供素材。

2.4“一致”与“个性”相迁移的策略。区域的创设和主题进行、课题实施相一致,区域目标与主题目标相匹配,但是在课题目标中体现了班级个性幼儿口语发展目标。

二、以互动交流,提升幼儿“学”的策略

1.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口语发展

1.1注重与主题集体教学相结合。区域活动可以是集体活动的准备和延伸,例如数的分成:先区域操作,让孩子发现有几种分法,当发现有重复记录、无序记录等问题,就可以及时生成集体教学内容。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范例、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幼儿发现递增递减和互换规律,幼儿亲身体验活动所获得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能使经验更全面、更深刻。

1.2注重投放材料的层次性。材料的层次性投放有利于不同水平幼儿的按需选择。通过实践,我们对材料的层次性有四种理解。理解一,同一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层次性。理解二,同一内容在同一年龄段的层次性。理解三,材料本身的层次性。理解四,目标层次性。

2.社会实践,为幼儿提供运用机会

口语必须是在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除了在主题区域中,我们还通过多途经,构建让幼儿听、问、讲、演、看的氛围和机制。

2.1利用大自然教学资源:大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经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孩子们描述大自然的好词好句滔滔不绝,大自然也从另一层面促进了幼儿的口语发展。

2.2利用超市购物、外出旅游等活动:社会实践的形式有多种,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周边小区、超市等条件,给幼儿学会大方地与外籍人交流、与陌生人互动,获得了路人的赏识。

2.3利用幼儿园“雏鹰之声”广播站: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前,小广播的播报总会吸引来很多的听众,从刚开始幼儿胆怯地播报,到现在争着报名参加,都是孩子敢说的一个提升。孩子们流利地播报自己的所学所获,受到了听众们的一致好评。

课题探索研究的过程,是孩子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实践证明,孩子的自主学习意识、口语(母语及第二语言)主动交流能力、社会沟通实践能力及乐观积极的情感态度在主题区域活动的推动下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每位教师都注重实践与反思,善于积累有效经验,注重每个年龄段、每个主题进行相关区域创设的资料积累。科教兴园,相信在教科研的推动下,教师队伍、幼儿发展、学苑效应都会得到较大的提高与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