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作者: 胡廷桢

摘 要:中学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要培养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还要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技能,如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乐读; 巧读; 善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30-001

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达到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明确目的,培养兴趣,使学生乐读

现实生活中阅读的目的大致有三种: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获得乐趣。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明确阅读的目的,让学生明白阅读英语文章同阅读中文文章一样可以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学习丰富多彩的知识,可以带来乐趣,从而产生锲而不舍的动力。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阅读由被动行为变为主动行为。教师还应该广泛地为学生提供实用性、趣味性、题材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使他们感觉到其乐无穷,这就是乐读。

二、形成习惯,注重方法,使学生巧读

1.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精读可以使学生学习并巩固语言基础知识,主要指教材中课文学习,但如果在教学中只强调精读,又会使学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泛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一味强调,又会使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谈不上提高能力,只有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互相补充。

2.先看题干,带着问题阅读文章

即先看试题,再读文章。阅读题干,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分清是客观信息题还是主观判断题。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情基调,作者未加陈述的观点以及贯穿全文的中心主旨的理解等,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等。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个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在整体掠读过程中(决不可只找答案)有针对性地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再将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甄别、分析、对比,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

3.掠读法

又称“浏览”或“略读”,就是很快地浏览全文以求抓住文章的梗概。要想利用掠读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全文大意,就必须学会找主题句(文章标题、副标题和段首句等)。找到每段的主题句差不多就找到全文的中心思想了。

4.意群、句子寻读法

有意义的语法结构被称为“意群”。为了加快阅读速度避免逐字阅读,视野以意群、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可以达到一目多行的效果,提高了阅读速度。

5.整体把握猜词法

阅读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抓整体,抓主题,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见句子就分析语法结构,或是翻译成汉语,既耗时间,又影响阅读速度。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来猜测词义、句义。

6.选择适当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该是阅读材料所包含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基本上不超出已学的范围,生词不多于5%,学生能独立阅读并理解90%左右的内容。反之,若阅读材料的难度较大,结构复杂,生词连篇,学生读起来感到困难重重,乏味无比,也就失去了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和信心。

7.扩大词汇量

英语词汇是组成英语语言的基本材料。当前学生词汇量不足一直是影响阅读的一大障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单词,掌握规则,指点构词法,传授记忆单词的方法。

8.大量阅读

这里的“大量”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多,二是内容要广。如果只满足于有限的阅读,英语水平仍不易提高。大量阅读是真正积累语言材料、丰富语言知识的过程。

9.把握文体

在阅读中,教师应给以学生必要的思路指导。记叙文中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读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顺序、方法等;而读议论文关键是找出中心论点,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

三、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方法,使学生善读

具体表现在:

1.慢读

许多学生误认为读得越慢,理解程度越高。然而,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研究表明,阅读速度与理解率之间并无多少联系。而且实验表明,阅读速度快的人把握文章大意优于阅读速度慢的人。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改变这种观念,迫使学生自己经常进行限时阅读,以阅读速度。

2.指读

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学生为了集中注意力,常用手指、笔、等指着单词逐个地读。这种习惯不仅减慢了阅读速度,而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字行上,学生读完了一篇文章还不知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提醒自己,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3.声读

实践证明,读者正常的默读速度是他们说话速度的两倍。要克服声读不良习惯,教师要经常观察学生的嘴唇、舌头、喉头和声带的振动,多做快速阅读训练。

4.回视

这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已经阅读过的内容不放心,而倒过去复视的现象。实践证明,回视的次数越多,阅读的速度越慢。减少回视,一要向学生提供程度不同的阅读材料,使他们觉得难度适中,树立读懂的信心。二要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提醒,克服这一坏习惯。

5.心译

心译就是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先将英语译成母语,然后再经过母语去理解所读内容,即英语→母语→英语,无形中多了一个心译过程。

6.过多地依赖工具书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懂的单词或短语就频繁地使用工具书,这样做不但影响了阅读速度,而且因为查字典,使文章意思零乱,不利于理解其中信息,增加了阅读障碍,降低了阅读效率。

如果学生了解了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有了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不同的阅读方法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经过自己的归纳总结,会逐步掌握阅读技巧,阅读过程真正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阅读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