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情感沟通

作者: 李东凯

摘 要:作为一名专业艺术学校的器乐教师,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而且要对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都要十分注意情感的投入,并且要注重优化学生非智力因素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 师生; 情感; 沟通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32-001

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边互动的活动,体现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性,它表现在学生进行音乐专业训练的同时,还有师生之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情感的体验。在这些年的专业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努力寻找一切教育的契机,有效地融化师生间的种种隔阂和猜测,不断增进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协调好师生间的各种关系,正确理解在专业学习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素质的作用,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赞可夫指出:“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往返的重复,还不如说是靠学生独自去理解,靠学生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最终达到的。”那么,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如何去积极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师生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诚挚的感情去感化学生。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感情诚挚,是平等的对待任何人,他们才能自觉地练习,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练习任务,师生之间才会有情感的共鸣。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也是这样的,他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即便他的专业素质不太理想,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但他也会努力去做,倾其全力。

2.师生之间要经常进行交谈。人的心灵大都是善良和纯洁的,而学生的心灵则更是单纯的。交谈时不应只是简单的应答,而是一种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在这种状态下实现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性的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交谈中更要揣摩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便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3.专业教学中要处理好“理”与“情”的结合,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专业技术的练习方法,还要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真心投入,用真情打动学生,激励他们参与专业学习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理”与“情”的这种关系,既能加深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培养了师生间的感情,融洽了关系,使教学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

个性化的学习权利来自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要有原来经验的支撑。学生的经验不同、需要和兴趣不同,因此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样才能促进其完满的发展。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基础、经验、爱好、家庭背景等等因素都不尽相同,我们必须管住学生的个性差异,保障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三、建立师生反馈信息系统

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尤其是专业艺术院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处和交往时间较少,教师为了得学生的信息,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必须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系统。方法是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教学的建议和要求,并且将教师的想法在小组中相互传递和讨论。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全面的正确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专业教学任务。

四、指导和帮助专业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专业学习

任何客观事物都存在差异,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成绩也有好坏之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专业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一味的训斥,更不能置之不理,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学生真诚地交谈,让学生找出自己主观是否努力了、努力的程度怎样、方法是否合理、还要鼓励学生勇敢的面对现实,正视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准,而且要注重优化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因素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练习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