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由而欢乐的发展
作者: 钱璞摘 要:新形势下,教师必须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来研究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教学问题。必须不断拓展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教学目标; 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35-001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今年开始,我省一些高职院校将试行注册入学,免去了参加成人高考的压力,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更是沦为鸡肋,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很差,并且他们认为基础课程的学习对自己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毫无用处可言,因此职业教育的基础课程教学犹难开展。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来研究职业教育中的基础课教学问题。
一、必须不断拓展教学目标
技校的培养目标,是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我们旨在把每一个职校学生都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那么在职业教育中,基础课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促使其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学习必要的社会能力,加强各种能力(继续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立业创业、心理承受力、合作力、创新、欣赏美和创造美等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二、必须转变育人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欢乐的学习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学生,让学生个性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
1.平等、尊重、民主的对待学生
平等——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现在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立的人格也正在趋向成熟。所以,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而不应以权威者、审判员的身份,高高在上地去“管”学生。师生是朋友,要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教育教学活动就会得以顺利进行。
尊重——学生在渴望得到成人的关爱的同时,更希望得到成人的关注,特别是尊重。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知道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是一种尊重;委婉地向别人提建议也是一种尊重……教师尊重了学生,学生也会学会尊重。
民主——在课堂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疑问,没有异议,更没有争论。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个性的发展。学生需要一种轻松的座谈式的学习氛围,允许争论,允许出错,允许挑战教材,允许反驳老师,允许保留意见……
2.激励学生表现自我,让学生主动、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创设发展个性的舞台——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使每一个学生都找到发展的方向和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
让学生学会互相欣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学的评价。利用群体效应,可以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集体的凝聚力。为此,我主张让每一个同学自制优点卡,发现哪一个同学进步了,就把该同学的优点写在上面,并组织班会课交换卡片。真诚的赞誉使同学们感到愉快,体味到了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
发挥评语的激励作用——无论是成绩报告单上是的评语,还是写作本上的三言两语,还是课堂上的随机性评语,对学生来说,都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自己的价值也往往从老师的评语中得到反映,所以学生都很看重老师的评语。不断地激励学生,相信你能行。
三、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1.让课堂充满趣味性
学习主动性差是职校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同样也造成了他们的学习基础很差,课堂上的内容听不懂,便更加不愿意听,形成恶性循环,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挑战。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第一,运用多媒体能将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不能起到的作用。
第二,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体系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学生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学生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解放学生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真理;解放学生空间,让学生在大自然里寻觅丰富的食粮。
第三,创新课堂模式,改变我们固有的枯燥的“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教学步骤,寓教于乐,将课堂变成一幕戏剧表演、一场辩论会、一台模拟法庭、一次朗诵比赛、一个头脑风暴游戏等等,让学生们的各个感官系统都活跃起来,每个人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体验到课堂学习的快乐。
2.让教学富有实用性
以语文教学为例: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职校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修养锻炼语言组织能力,我认为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而言,职校生要了解的并不是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文章结构等,而是重在感知思想感情。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赋予作品生命,使人感受,使人融贯、显现。在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教育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而在作文教学方面,笔者就尝试进行了“生活作文”的教改实验。即丰富学生阅历,让学生亲历生活。做到:用我手,写我心,用我笔,表我意。
阳光的价值就在于使一粒粒本无光泽的尘沙放射出光芒。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片树叶都沐浴阳光,这是我们为人之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