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几点对策
作者: 王杰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加深,体育健身及终身运动观念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体育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165-001
体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而中小学时期是为终身运动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对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终生运动的意识。笔者就体育教学提几点对策,与广大体育教师共勉。
一、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作用
1.在当前推行素质教育中,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学校合理地利用时间,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娱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正确认识体育,以利于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一个人要终生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必须常年坚持体育运动,而学校体育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校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施以良好的体育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和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二、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采用新鲜而有吸引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需要体育教师准确、敏捷、轻松自如地示范动作,学生看到教师标准的示范动作,其惧怕心理会减少,学生会跃跃欲试地练习起来,而且非常认真,动作由不熟练到熟练,从而收到教学效果。其次,新鲜的东西能给予人以兴趣,而中学生恰恰对新鲜东西感到好奇,吸引力极强,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出新意,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体育差生的转化工作,提高体育成绩
体育差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采取切合实际的有效方法。首先,培养体育差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以调动体育差生的情感因素,是体育差生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他们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去认真学习、积极锻炼、努力掌握。其次,确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应注意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长远目标是学生努力追求的方向,设立时,应使学生了解目标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不断为实现它而努力;近期目标的设立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其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得到,从而树立信心,向下一次目标迈进。在不断设立目标、达到目标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习兴趣逐渐浓厚。最后,与体育差生搞好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多接触、多交流,洞察他们的心理变化,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摆脱失败的痛苦。让学生深切感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从而沟通情感,缩短心灵上的距离,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
四、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
教学虽无定法,但确需要讲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也是教学智慧的体现,结合教材的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每节课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且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制订单元计划时应该体现,使课堂面目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
五、体育教师评议语言讲解、示范动作要准确、到位
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体育课缺少激情,讲解总是一个腔调,没有节奏,或者 嗦,表达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教材吃的不透,课情把握不准,语言平淡,缺乏逻辑性造成的,学生听着容易,不知所以然,该出口时就出口,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类教师应该从基本功练起,提高口头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逻辑性,真正做到有声有色的进行教学,教师示范准确优美很重要,但更应根据需要去选择;无论是示范时机的把握,示范方法的运用,还是示范对象的选择,示范结果的评价等,都要应时而宜,都要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激情的氛围中体验体育课的乐趣,学会健身的本领。
六、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将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了转变,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而在信息技术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软件,选取有关内容加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教学跳高动作时,其动作的掌握不是一两节课就可以解决的。此时体育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动作示范、动作要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觉反复操练、模仿强化。教师可以让小组长带领大家练习,自己巡视课堂,再进行个别指导,调控教学进度。学生学得愉悦、主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落实了课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