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提高学生的总体“学分”

作者: 仲丽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那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才能较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学会生存;日月星辰;英语成绩;英语老师; 学会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316(2011)5-044-001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如何才能较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怎么对待“差”生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成绩差的学生都有自卑心理,常常会“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培养和树立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荣誉感、进取心。他们又比较敏感,对他们的教育一定要讲究方式。

我班有一个学生,学习也很用功,无论何时你看到他,他都在默默学习,可是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却总是那样差。几经失败之后,他很沮丧。一连几天,他在上课时都是睡觉,一副自暴自弃的样子。我没有批评他。周末,我带他到校内公园,指着两棵树问他:“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很显然,一棵是白杨、一棵是银杏。与高大的白杨相比,银杏显得十分矮小。我说:“我特意问过公园管理员,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同样的条件,白杨为什么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他摇摇头。我语重心长对他说:“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的。”随后,我又帮助他分析原因,改进学习方法,中考他考人县二类重点高中,三年后考入省内一所大学。他写信告诉我,他自以为自己是愚笨的孩子,但“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句话照亮了他人生的方向。

是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有江河山川,也有花鸟草虫。

二、教育学生谦虚谨慎

骄傲自满的学生,他们本身较聪明,自尊心强,对于他们的教育,只是一味地提醒小心谨慎,告诫他们“骄必败”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在思索中学会学习。

我班一直以英语成绩第一而骄傲,可是在期中考试中英语成绩却下降到第三名,因而无缘“优秀班级”称号,学生悔恨不已。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三个旅行者同住进一家旅店。早上出门的时候,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都没拿。晚上回来的时候,拿着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着拐杖的旅行者则跌的浑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随后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纷纷发言。最后我请学生们听一听他们的回答。拿伞的旅行者说:“当大雨来到的时候,我因为有了伞,就大胆的在雨中走,却不知怎么淋湿了;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因为没有拐杖,所以走得非常仔细,专挑平稳的地方走,所以就没有摔伤。”拿拐杖的说:“当大雨来临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挑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摔倒。”第三个旅行者说:“当大雨来临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仔细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学生都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是啊,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能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

三、教育学生养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习惯是需要制度养成的。人人都有了习惯,这就成了文化。“蓬在麻中,不扶自直。”对于不遵守学习纪律的这类学生,一定要做到让他心服口服,如果你采用了强制手段,他只是一时的服你,或者是表面服你,过后,他还会做一些破坏纪律的事。换句话说,强制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反抗,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四、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异性关系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也是工作重点。青少年学生精力旺盛,认识敏锐,对事敏感,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他们的思想情感具有冲动性。因此,对于青年学生应多加以督促、引导,避免出了问题痛苦和后悔。

初中学生正是花季少年,有早恋现象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误区。我班曾有两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又同是班干部,经常一起上学、放学、讨论问题。于是班上学生都说他们在谈恋爱。看得出,他们很苦恼,不再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这种情况后,没有立即找他们谈话,我借口找班干部开会,把他们两人单独留下来。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瓶子,瓶子里装有一只蜜蜂,可怜的蜜蜂当然不会知道世上会有“玻璃”这种东西,明明看到瓶外却飞不出去,在瓶子里撞得“咚咚”作响。它停在玻璃上,好像在思考一样,突然飞起来,绕了一圈,从瓶盖缝隙飞了出去,消失在空中。他们不正像闯入瓶子里的蜜蜂吗?等到想出来时已找不到进人的路口。他们此时都明白我找他们的真正目的。“早恋”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稍微处理不慎,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随后又旁敲侧击地讲了如何正确树立男女同学关系、他们目前的任务等,他们最后都轻松地离开了办公室。我深信他们一定能处理好这件事,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定。

五、培养学生品行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学生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只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张光瑛爱和信任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应当尊敬的人,北方妇女出版社。1986年版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