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特点

作者: 刘月亭

摘要:中学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生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重视生物课情感教育的功能,掌握生物学科中情感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内容丰富;途径多样; 方法渗透;对象易接受;效果依赖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67-001

中学生物学科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任务。生物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重视生物课情感教育的功能,掌握生物学科中情感教育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我认为初中生物学科情感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中学生物学科情感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是由生物的多样性、分布的广袤性和知识的跨界性所决定的。按照社会规范的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就会更多地渗透在生物教科书中来,使生物学科比之其他自然学科内容更为丰富。

生物学科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介绍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讲授祖国古代生物科学成就,使学生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利用新旧社会对比,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

国情教育。例如,耕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草原为三分之一,林地为四分之一。这些知识可结合在自然保护及其他相关内容中讲授,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耕地面积的紧迫性;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都是很多教师应用得比较熟悉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唯物的、辩证的观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某些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其中的某些条文可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在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可以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

二、教育途径的多样性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多种多样的情感教育途径。现将生物课的几种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情感教育内容分述如下:

实验课: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实验规则。学生分组实验,可进行团结协作的教育。做实验,要求学生要严格、谨慎、细心,培养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现场教学:要进行听指挥,守纪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野外实习和调查:要进行吃苦耐劳、团结友爱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爱护庄稼、花草树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利用自然美景来美化学生心灵,进行审美观的教育。

参观访问:要教育学生树立群众观点,虚心学习当地群众的实践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优良品质。在参观良种站、畜牧场时,在了解新技术、新成果时,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科技兴农思想,引导学生立志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献身。

栽培饲养:要进行实践观点的教育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三、教育方法的渗透性

生物课情感教育的方法特点是:在生物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中渗透情感教育,其关键是找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情感教育的有效结合点。这种结合点,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变动的。

固定的知识结合点,存在于教材中,具有客观性。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显性”,例如,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植物学家,只要老师讲述,或者学生阅读,就可以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有的知识结合点属于“隐性”,需要教师去发掘。例如,植物生长素的浓度较低会促进植物生长;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生长。

四、教育对象的易接受性

生物学科的认识和方法,给学生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奠定了基础。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大都具有可直接验证的特点,因而知识的客观性在学生头脑中印象会更为深刻,对生物学知识真理性的信念也就更为牢固。从这个角度上说,由此进行的思想熏陶,学生更易于接受。对因为某些思想标准和道德观念是结合人体生理卫生和遗传知识来进行的,这使学生感受到社会要求的行为准则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符合切身利益。那么,这样的情感教育,学生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以至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讲吸烟、喝酒的危害,认为班主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已经讲得很多了,不必再讲,这是无视生物学科情感教育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特点,忽视了通过各个学科、各个渠道综合育人的整体效应。

五、育人效果的依赖性

生物学科的情感教育是通过生物教师去执行的,因此情感教育的效果依赖于生物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水平。

教师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意志、情感,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生物课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依赖于教师正确的政治方向,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对教书育人的高度责任感。

如果生物教师富于教学机智,就会善于根据教材和教学情境进行情感教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情感教育就会理人而情动,最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