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贯穿到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作者: 张长会摘要: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到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以完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中专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来源,最重要的是靠师生之间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多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从备课、语言、教态等多方面倾注对学生的关怀,密切师生关系。
关键词:情感教学;教学质量;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70-001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核心,只有热爱才能产生热情,教师应通过语言、教态和行为等介体。倾注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学生的爱,创设良好的化学学习场景,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就会感到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学习起来思维活跃,效率提高。为了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热爱自己的专业,备课时注入情感
要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必须要自己先学习,才能促学生学习,这个就是常说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
在课堂上时间是很有限的,如果把大千世界的精彩片段通过教师的加工制作再现出来,这个就需要教师备课时不仅研究教学内容,还要研究教材和情感色彩,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和课堂教学需要来进行情感备课,一开始上课就可以告诉学生,现代生活无一不在充满着化学知识的奇妙世界之中,创造四季如春的空调,浓装淡抹的护肤品,治病救人的医药用品,光彩夺目的珠宝首饰……无一不是和化学知识有关,就是人体中也存在许多物质,如脂肪、蛋白质、葡萄糖等,这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教学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言教学手段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课堂教学目前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所以讲课语言就成了教学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因素。教学语言是一种传递知识信息的交流性语言,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高深道理浅显化;生动、质朴、形象、自然、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把教学内容化作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心田。在介绍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相互转化的过程时。可以这样介绍:“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名山大川星罗棋布,风光旖旎。就桂林来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清澈迷人的漓江,溶洞中争奇斗艳的钟乳石,千姿百态的动物形状,你知道它的形成过程吗?你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吗?”等等,充满激情的欲望,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三、以良好的教态展现情感
教师进入教室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思路就会清晰,表情也就自然丰富,学生在良好的情绪感染下,会产生一种亲切、信任感,听课轻松愉快,思路之门为之大开,感知效应为之大增。孔子曾经说过:“知之着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治学的最高境界,老师上课时用亲切深情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面对学生。学生会觉得教师既严肃又和蔼可亲,值得信任和尊敬,愿意与之交流。当然在教学中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实情感,教师要为人师表,不仅要有真理的力量,而且要有人格的力量,化学教师浓厚和热烈的情感必须建立在对教育事业执著的追求上,对学生无限热爱的基础上,决不是任何附加力的装饰品,只有真理、真情才能感动人、教育人。
四、对学生注入真诚的体贴情感
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成长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求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叩开心扉,拨动心弦,让学生贴近你。乐意接受你那精神雨露的滋润和洗涤,从而达到以情感换取信任,以诚意启发觉悟的目的,并随之带来学习上的奋起。我的学生来借参考书我总是乐意帮助并表扬他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阅读课外刊物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需要什么数据资料,我也会愉快地帮助他们解决和查找,对于差生提出的问题,更是耐心的回答,直到解决满意为止。如果在实施情感教学时对部分学生歧视、冷落,甚至厌烦,那是老师的失职,也是情感教学的失败,其实对差生应该应倾注更多的关爱,经常主动的询问他们遇到的困难,利用业余时间交谈,交流学习方法,发现他们的一点进步及时表扬,这对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学生在进行试验时给实验室可能会带来出现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如试剂、溶液外溅,液出腐蚀衣服、灼伤皮肤等,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首先要关心学生的生命安全,帮助他们冲洗药液,爱护体贴他们,消除沉重的恐惧心理,然后再指导他们基本操作。入微的体贴,可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学会心情舒畅地学习。接受正确的操作技能和方法。
五、课外也要注入情感投入
著名教育家布贝尔说过:“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触。”如果都是只是在课堂上才与学生交流,而课后对学生不闻不问,他就有一种不被教师关注的感觉。其尊重需要得不到满足。自然会影响到教育的实施,作为认可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学生。课余时间和学生聊天,既可以了解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疑难处。对症下药,也可以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倾听他们意见的同时,去考虑、体验和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教师听其言,观其行,知其情,继而引导学生,促其进步,多参加他们的文体活动,了解他们的苦恼,熟悉了解学生。这样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用情感培育学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从而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成绩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