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作者: 张梦娣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农村幼儿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的软件和硬件上存在不少问题,十分不利于农村幼儿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086-001

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与其他省市一样,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多阻碍,为了解目前真实情况,笔者做了大量调查,并提出一些对策,期望能够为有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

河北省农村幼儿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领导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98.7%,有效问卷265份,有效回收率88.3%;是教师问卷发放了600份,回收582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81.2%均符合社会调查统计的标准和要求。另外,所得随机样本涉及了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和张家口市等7个地市26个县的300所学校。

三、河北省农村学前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乡镇中心幼儿园平均每班教师配比为1.44,小学附属幼儿园平均每班教师配比为1.40,民办农村幼儿园平均每班教师配比为1.08。低于正常2-2>5的标准。

2.样本农村幼儿园小班超编达到70%,中班超编66.6%,大班超编69.3%。幼儿教师在数量上存在很大缺口。

3.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1121人,占52.4%,专科学历教师706人,占33%,高中及以下学历教师312人,占14.6%。幼教专业的教师仅占23.3%,大部分在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在民办农村幼儿园和非中心园的公立幼儿园任教的幼教专业的教师比例为15.6%,占教师总人数的3.6%。现有幼儿教师在学历和专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4.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标准低,管理不严,大多以民房作为教学场所,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四、对策研究

1.立法明确各级政府投入责任

把学前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立法明确学前教育的政府财政投入责任,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提出专项经费必须达到财政收入的比例,对于财政收入低的各级政府,要多方筹措资金,每年投入设立最低金额。不达标的政府,年终考核不达标,严格管理明确职责,实行政府一把手直接负责制,出现问题就是一把手的责任。把普及学前教育标准提高,让公益的阳光普照农村学前教育,使农村也能接受更好的学前三年教育,缩小城市和农村孩子的差距。

2.加强农村学前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关键是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幼教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根据我国进行教师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要求,仅保留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的师范教育,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幼儿园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还没有吸引力。今后发展方向是幼儿教师能够招得来、留得住,提高农村幼儿园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

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设立专门的培养渠道,培养农村毕业生。目前国家的大环境很利于优秀人才落户农村,农民收入提高和农村生活水平与城市差距越来越小,很多农村出去的毕业生回乡工作是最好的选择,可以从农村的高中生人手,同其签订协议:免费上学,经过正规的大中专幼师培养后服从分配回自己的家乡幼儿园任教,待遇不低于1500元,享受在编教师的同等待遇。这样培养周期不长,见效陕。

对于农村在职教师加大职后培训力度和深度,建立幼教师资的培训机构,组成专家组通过调研了解现实问题,制定专门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方案,对农村教师整体连续几轮的培训,考核,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教师,对于获得合格证书的教师不断提高其待遇,允许民办幼儿园教师参加职称评聘,同时增加编制,消除农村教师的后顾之优。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部门,要不断吸收幼教的最新信息,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形成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

提高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是促进农村幼教事业向前发展的首要一环。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表现在能够判断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并能提供和实施相应的教育教学措施等方面。因此,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尤其是职前培训(岗前培训),绝不能仅仅培训音乐、舞蹈、美工等技能技巧,要让幼教工作者懂得“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要让幼儿教师对自身工作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3.家园共育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把家园合作纳入整体教育计划之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我们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会、个别交谈等形式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4.有效开发身边资源

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自制具有实用价值的室外大型玩具,如利用砖块砌成动物滑梯、把砖块或木桩埋在地上做成梅花桩、利用枯树制成攀登架等。对于图书和校园的装饰,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每个家长投入一本,与其他幼儿交换阅读,幼儿园作为交换平台,这样每个幼儿就可以阅读到更多的图书。

参考文献:

[1]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03-204

[2]孙思瑶,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河北省邯郸市农村地区的调查情况为例m,教育观察,2010(9):27

[3]徐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相关政策分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