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工语文教学的探究教学实践

作者: 寇茜茜

摘要:丰富的探究活动,为培养自学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并促进学生自发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发现、探究问题,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个人的价值和创造的喜欢。

关键词:技工语文;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112-001

一、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注重掌生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思考的主体意识

传统的技工语文教学习惯上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单一的语文知识元,绝对的课堂构建者,而这在某种程度上独霸了课堂的话语权,令学生在单级性的知识传授过程中,自身的课堂参与度大大降低,使整个的技工语文课堂进入一种静态模式。因此,要想打破课堂的沉默,关键就像魏书生老师所说的“高度的技工语文参与性就是要还原学生课堂建构者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科途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而设计并实践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与行为习惯、突出技工语文学科特色的课堂活动,便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手段。

基于技工语文课堂活动与学生参与关联性的认识,就要求技工语文教师在设计并组织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切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当堂教学目标展开,让活动切实发挥引导学生学习技工语文,提升学生技工语文素质的作用,让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技工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而且有利于其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其次,一切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因此教师要按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总体要求,积极实践“教师主动、课堂主体”的课堂结构,让活动真正成为彰显学生个性,体现学生认知特色的载体;最后,一切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注重凸显“合作与探究”的中学技工语文新课改理念,活动要根据教学要求,体现合作化、组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不仅能够在技工语文知识层面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也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促进个人与集体、他人之间情意的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以生为本,营造学生参与课堂的良好环境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观点之一就是要注重人的发展。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实现每个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思想上和行动上的自由,激发学生学习技工语文的兴趣,发挥中学生学习技工语文的创造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确立的过程中和课堂的参与度同步提升。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需要技工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一方面从思想上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权和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发展的主人;另一方面从行为注重提升技工语文课堂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时,享有开放的环境、宽松合作的人际氛围,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独立、主动、探索的心态,为学生获取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学习成果提供有利的条件,以此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上《妙笔生花》这课时,就是利用学校艺术插花班的作品展而进行的一节二年级语文活动课:插花展安排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黄老师借用阅览室一角作为课堂,她的立意是在前一节唐诗宋词学习的基础上作延伸。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方式学习,在唐诗、宋词和成语中觅“花”,从中找出与花有关的句子。课堂上,同学们争相发言,分享学习成果,一起重温、赏析。接着,黄老师把大家从课堂领进花展,同学们开始分小组,以花抒发情怀,一同构拟“花语”——给即将毕业离校的三年级同学的寄语,各组展示成果,各小组的代表依次发表集体创作的作品……艺术插花班的学生对“花”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而将插花中的“花”与中国浩瀚的古诗词中的“花”衔接起来,就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和积极性,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全面地展开。

三、落实“大技工语文”教学观念,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个体能力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邰爽秋先生倡导民生本位教学,先生认为:“夫教学之事,不仅应为师生间之事,抑且为同学间之事。教学活动,不仅应为师生双方之共同活动,抑且应为同学间之共同活动。有组织有指导之互教互学,可以鼓励学生之积极性,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可以节省教师劳力。”而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也说过:“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

因此,语文课外活动是技工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升学生对于技工语文课的探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技工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技工语文教材内容开展技工语文课外活动;可以结合学校的活动开展各种技工语文课外活动;可以针对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开展技工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的技工语文能力提高搭建了成功的舞台。如诗歌欣赏课使学生了解了古代文化的精神,陶冶了他们情操,小记者活动课锻练了学生的能力,“自办手抄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演讲比赛”锻炼了口才培养了竞争意识,以书法为主题,增加书法练习,让学生在“写”上见功夫;以文学社为主题,培养写作小能人并引导他们参加各级作文大赛;让学生奔向大自然,和当地农民一起参加劳动,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体验生活;去田庄赏桃花,寻古迹,看发展,上北京,走科技馆,爬万里长城,感受历史的厚爱与科技的发展;利用暑假寒假,开展“读好书”,探究性课程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更是走乡串户,访下岗工人,探五库三河,查社会热点,并写出了大量报告,多层次多侧面的技工语文活动使学生找到了感觉,“技工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幅度提高了技工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学本体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靳玉乐,对话教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