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张尊英摘要:对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以下问题:寝室人际关系大多不佳;室友之间缺乏关心照顾;寝室“小团体”现象突出;应对寝室矛盾冲突的方式忍耐和回避多于沟通和包容;将寝室矛盾冲突主要归因于室友。对策有:重视寝室文化建设;改进寝室管理模式;学会人际交往技巧;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126-003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寝室人际关系。寝室是大学生离开家庭后的第二个家,小小的寝室是大学生最直接、最频繁参与人际交往的场所。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环节,也是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状况的一杆小标尺。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反映,大学生咨询的问题有70%是人际问题,并且许多大学生面对宿舍人际关系茫然不知所措。对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改善的对策,有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高校教育管理的顺利开展。
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湖南农业大学在籍的2007-2010级全日制本科生200人作为样本收集数据,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率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根据结果对10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探讨原因、对策。问卷调查的样本构成如表1。
一、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既存在和谐、融洽的一面,也存在矛盾、冲突的一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寝室人际关系大多不佳
大学生普遍对寝室人际关系反映不佳。认为关系好的只有23.0%,32.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5.0%的人认为关系不好,还有9.5%的人搞不清关系的状况。在寝室里,大家虽然抬头不见低头见,交往却很表面,情感、思想方面的交流不多。76.5%的人在寝室的时间主要花在上网,与室友交流较多的人只有10.5%。大部分人透露,自己寝室室友之间经常一天下来一句话都没说,回到寝室相互之间也没有打声招呼,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大多都忙于上网,一上网就直到学校熄灯,相互间没有太多的交流,久而久之大家便习惯于这种冷淡的相处方式了。上网不当还会造成寝室内的矛盾冲突。一些人会经常通宵达旦地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这必然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和学习,就会产生矛盾,一旦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就会产生激烈的冲突,这对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极坏的。待在寝室时,70.5%的人会产生紧张感,34.5%的人甚至经常产生紧张感。大学生一个寝室居住4至8个人,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每个个体的相对活动空间很小,互相侵扰、摩擦较大,以致关系紧张。71.5%的人在室友中没有知心朋友,而63.5%的人有特别不喜欢的室友。大部分人反映,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还是有的,虽然室友之间朝夕相处,但很难找到肝胆相照、心心相印、能说心里话的知心朋友。女学生较为敏感,猜疑心强。女学生大多表示,每回到寝室总感觉室友在说自己的不是,因为她们的眼神在盯着自己,总感觉寝室的其他人在排挤自己,在寝室人际交往中为自己树立了很多“假想敌”。大部分女学生表示,不愿意与自己寝室的室友交往,而是选择与隔壁寝室的学生交往。
2.室友之间缺乏关心照顾
当室友生病或不开心时会怎么办?会主动提出帮助的人只有20.5%,甚至有14.0%的人选择默然对待、视而不见,39.0%的人要对方请求才会去帮助,26.5%的人只会略微表达一下关心的意思。大学生独立性意识增强是室友之间缺乏关心照顾的重要原因。进人大学后,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或他人无论在心理或行为上都逐渐成熟,遇到小困难(除非有生命危险)都应该自己独立克服,没必要向他人求助。年级越高,这一想法越强烈。大一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面对陌生的环境,非常渴望得到友谊,以获得一种安全感。因此只要室友遇到困难,大家都很热情,会主动去帮助对方,所以大一年级的寝室人际关系最融洽。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家也慢慢地适应了大学生活,此时开始追求独立、追求自我发展。寝室里,大家都忙着“自我设计”、“自我实现”,无论生活还是学习,越来越觉得只要自己能够应付,就没必要欠别人一个“人情”。因此,自己遇到了困难,总想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室友一般也会漠然对待。
3.寝室“小团体”现象突出
大学生寝室的“小团体”现象非常突出,出现了很多新团体名词,例如“习友”(即一块自习的小团体)、“馆友”(一块去图书馆看书的小团体)、“超友”(经常逛超市的小团体)、“街友”(经常逛街的小团体)、“饭友”(一块吃饭的小团体)、“社友”(一块加人同一个社团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的人数一般为三人或三人以上最多不超过五人。寝室小团体的结成,主要基于成员的能力、志趣、品格、性情。寝室人际交往中,28.0%的人看重的是能力,21.0%的人看重的是志趣,19.5%的人看重的是品格,17.0%的人看重的是性情。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出现的团体分化。城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很大,有的城镇学生家庭优越,每月消费都在千元以上,而有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甚至连基本生活都没有保障,以致城镇学生往往有一种优越感,有时表现得比较自我,而农村学生内心比较容易自卑敏感。他们一方面是价值观存在差异。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一块去逛街往往都会有分歧,城镇学生比较喜欢个性化的东西,追求名牌,而农村学生比较喜欢朴实而实用的东西。逛街小团体从而出现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分化。另一方面他们缺乏共同话题。农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的生活环境差距较大,农村的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由此导致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共同话题不多。女生寝室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国内外知名的化妆品、服装,而男生寝室最关注的话题是最新出的电脑游戏、名牌体育服饰。农村学生受经济条件所限,较少接触这些所谓消费品,自然也就插不上话题,久而久之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出现分化。
4.应对寝室矛盾冲突的方式忍耐和回避多于沟通和包容
由表2可以看到:在发生11种寝室常见的矛盾冲突时,大学生较多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忍耐和回避,多于沟通和包容。忍耐和回避反映出大学生在处理寝室人际关系时的消极被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暂时避免矛盾冲突的进一步激化,但矛盾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日渐积累直到某一天爆发。选择忍耐的人是以压抑心中的不快来换取寝室人际关系的表面和谐,采取这一做法的大部分是农村学生。理科的学生更多采取回避的方式,而这可能连表面的和谐也无法维持。许多学生表示:理科生的功课较文科生繁重,大多数同学都担心考试不及格,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每天都跟着自己的“习友”一块去自习,早出晚归,与室友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大多回避,认为这样可以既可以缓解矛盾冲突又不伤神、浪费时间。事
后大家仍然会交往,但已是貌合神离。在碰到“爱背后说别人坏话”、“借钱不还”、“言语冲突伤人”、“因态度行为损伤他人自尊”、“不顾及他人感受”、“不尊重他人”的情况时,室友之间容易发生争吵。更为严重的是,“利益上起冲突”、“借钱不还”还常常引发室友之间的报复。
5.将寝室矛盾冲突主要归因于室友
从表3可以看出,当寝室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大学生常常认为原因出在室友身上。他们在和室友交往时常常看到的是别人的不足,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愿换位思考、客观地分析解决问题。大学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通常会向所属的小团体成员诉说事情的经过,成员此时的表态对自己的问题归因影响很大,而小团体袒护自己成员和排外特点,会导致其成员把错误推向对方的倾向,即便事实是自己成员的错误。
二、促进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和谐的对策
和谐、融洽的寝室人际关系,可以让室友相互之间关心、照顾,可以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如何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寝室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寝室环境?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寝室文化建设
高校要重视寝室文化建设。第一,寝室文化建设要能够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寝室文化的发展走向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协调的同时,对寝室中的“热”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进行疏通、引导。伴随着校园中的“潮”起“潮”落,寝室的“热”现象也此起彼伏。先是西方社会思潮的泛滥,后又是自主创业热、经商热、炒股热、科技实践热等,围绕着这些热点,寝室的中心话题也在不断地变换、翻新。高校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各时期的“热点”话题,为学生提供思想行为的导向。第二,重视寝室区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的配套建设。在寝室附近建设适量的文体活动场所、设施,使大学生在活动、娱乐中能够增强体质,促进团结,振作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第三,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还应着力于系统多层次的开放。寝室文化在其系统内部的各层面上应进一步开放。高低年级之间、文理科之间应进行相互交流,开展多种联谊活动,以促进整个寝室文化的完善。
2.改进寝室管理模式
在开放的环境和现代信息传播媒介的作用下,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寝室人际关系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这需要高校予以正确的指导,以减少消极文化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矛盾冲突。为此,高校的各级领导、老师,特别是年级班主任(辅导员),要深入到每个学生寝室之中,及时、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党、团组织、学生干部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主动吸收社会文化信息中积极有益的因素来丰富寝室文化的内容。高校管理部门要加强加强服务意识,淡化管理意识,改进寝室安排和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学生选择寝室的自由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
3.学会人际交往技巧
与室友和谐相处需要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首先,正确运用语言。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以免给对方造成误解。在倾听室友诉说的同时设法与其直接进行言语和非言语沟通,达到缩短心理距离的目的;其次,注意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寝室成员交往中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尤为重要,寝室中出现矛盾冲突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寝室成员的一些不良行为而产生(如在寝室中乱吐口水、乱扔垃圾、乱翻他人东西等行为),因此在寝室的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这是降低寝室矛盾发生率的重要方法;最后,要适当的自我暴露。在寝室成员交往中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方面向室友做真诚的暴露,既暴露优点,又暴露缺点,最大限度地让室友了解自己,这样会被室友更喜欢、更容易接纳自己。彼此之间做真诚的自我暴露,袒露心扉,让彼此之间更直接地了解对方,以此拥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4.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不少大学生在出现人际关系问题时都希望得到心理上的疏导,因此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在目前来讲显得重要而迫切。社会工作者可以面向广大学生开设个案工作室,给大学生案主提供社会行动所必须的技巧方面的训练,与大学生案主一道通过社会行动或其它集体活动,去改善寝室环境。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采用支持与鼓励、情绪疏导、观念澄清、行为改变、环境改善、信息提供与直接干预等个案工作方法对大学生案主进行心理和行为上的治疗;此外,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将前来咨询的大学生分类,分成不同的问题小组(或以寝室为一个小组),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他们开展相应的小组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寝室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解决问题时必须注意:首先要从案主的愿望和兴趣出发;其次要与案主一道做,充分发挥案主的主观能动性;最后从可以运用的资源系统的优势出发,案主的资源系统包括内在资源和外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