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
作者: 朱烈荣摘要:进入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多元化日益显现,辅导员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也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个人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5-128-001
一、研究背景
面对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以及高校教育自身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一环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政治信念坚定、业务素质高、工作作风好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
1.辅导员地位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能否得到应聘人才的响应,是否能够通过队伍建设招到合适的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辅导员这个工作岗位是否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即让应聘者看到这个岗位的发展前途,继而把辅导员岗位当作自己的终身职业,安心踏实从事辅导员工作。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辅导员地位和待遇并不令人满意,导致辅导员队伍很难吸引优秀人才。
2.辅导员职业规划缺乏,人才流失严重
现有的辅导员制度对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高度与深度,都缺乏明确的指导。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年轻辅导员在进人工作岗位三年以后,认为自己选错行,超过八成的年轻辅导员认为这个岗位没有前途。发展规划的缺失,使很多有心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才无法下定决心应聘辅导员岗位或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安心工作,这也就造成当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人才流失率过高。
3.队伍建设标准的模糊和操作方法的单一
高校在进行辅导员队伍建设时,基本上都是从表现条件进行选择,较少考虑队伍建设者的内在特质。队伍建设标准的模糊和操作方法的单一,使我们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时,不能做到把真正合适的人才吸收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影响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不利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水平提升,甚至带来一些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1.切实提高辅导员地位待遇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改革,选择优秀人才进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必须切实提高辅导员地位待遇。一方面,要对辅导员“可有可无”的定位进行改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辅导员岗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当前国内外、校内外形势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已不是单纯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也不是仅靠知识教育就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对人才人格的塑造,对其情商的养成以及其三观的科学树立。很显然,在课堂上,学生更多地只是学到知识与技能,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的其它学习内容,则主要要靠他们学习之余逐渐养成。辅导员具有与学生接触,对其产生影响的天然优势,进而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具有十分重要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在编制上进行倾斜,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引导辅导员进行提升,以及在职称评定上进行科学规范等来达到这一目的。提升了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将极大改变辅导员队伍的形象,从而推进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待遇。
2.制定辅导员科学发展规划
相对于教师岗位的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清晰发展道路,高校辅导员的发展规划则显得模糊不清。过去我们的辅导员采取的是政工系列,但一旦到了相当于副教授的高级政工师,就再也没有发展上升空间了。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辅导员的发展道路进一步被限制,一些高校甚至取消了辅导员政工系列的发展道路。如此一来,辅导员岗位对于有能力的人才吸引力进一步降低,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要认真践行马克思“人本主义”人力资源理论,制定辅导员科学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借鉴现在非常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对辅导员岗位进行职业发展规划设计,通过设计,使辅导员以及有意进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辅导员岗位的发展脉络,以为他们提供可供选择的余地。要充分听到辅导员队伍成员对职业发展规划的想法与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归纳整理,进而纳入到辅导员的发展规划。
3.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标准
借鉴胜任力理论,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胜任力就是指能够做好大学辅导员工作所具备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人格结构及价值观与动力结构。其中素质结构是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能力结构则包括组织管理、言语表达、协调合作与创新能力等。知识结构则包括政治理论、教育理论及人文素质等;人格结构主要包括个人魅力、人际亲和感、反省认知能力及应变能力;价值观和动力结构主要体现在成就感、职业忠诚感、原则性及集体荣誉感等。要在进行辅导员岗位的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校辅导员管理部门应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借助胜任理论,对高校辅导员队的数量、质量与结构进行全面科学规划,继而提出不同需求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标准。
四、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力资本的论述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劳动与价值创造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只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能创造更高的劳动效率,从而带来社会进步。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辅导员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国家思想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建立一支思想政治信念坚定,业务素质精湛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