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享愉快教学
作者: 陆玲妹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愉快教育理论,渗透爱、美、兴趣和创造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改变以往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使学生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实现师生共享愉快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愉快教学; 爱; 美; 兴趣;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03-00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享受学习的乐趣,让愉快教学洋溢在课堂上,师生双方都能从中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真正做到师生共享愉快教学,这是师生共同的愿望。
一、愉快教学的内涵
愉快教学也可以称为“快乐教学,乐学教学,乐园教学”,即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教学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学生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望,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人格教育。
1.愉快教学的学生观
第一,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第二,要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吃准学生的不同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地得到发展。例如牛津英语9A Unit 1 Reading Star signs,主要讲述了西方文化中的星座与性格特征,而90后的孩子对西方文化很感兴趣,所以引发了他们对自己属相和生肖的兴趣。课堂上我就抓住学生这一特征,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基础差的学生也能用英语说出自己的星座,主动地投入了课堂教学中。
2.愉快教学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得到教育和发展。另外学习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英语教学的职责就是引发学生对英语的认知需要,并使它向求知欲发展,成为对英语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学习是苦事也是件乐事,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也能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例如在教学9A Unit 1 Reading Star signs一课时,在学生谈论完自己的星座与性格特征之后,我就分四人一组讨论自己周围同学的情况,使他们觉得了解别人也是自己的一种需要,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得到锻炼,把学新知识作为自己的需要,作为自己参与的一项愉快活动。
3.愉快教学的教学观
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和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我不仅要考虑如何教,更应了解学生怎样学,并围绕学生的学去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师生、生生的双边活动更有利,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的、直观的、形象的学习。例如牛津英语9B Unit 4 Reading Neil Armstrong,这篇文章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我就利用一切有用的教学资源,让配套的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观看声情并茂的动画等。在课堂上学生相互讨论,感受着多媒体教学带来的愉快,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二、实施愉快教学的四要素
为了实现愉快教学,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四个内容,也就是四要素的教学:爱、美、兴趣和创造。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特长。
1.爱
愉快英语教学是一种渗透爱的英语教学,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是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我从以下两方面来具体实施:第一,对学生实施爱的教学。以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英语学科教学的爱,来唤起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爱。第二,课堂上多用赞赏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生动形象的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双边活动,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美
爱美、求美,是现在初中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对于我们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给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的语言必须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在课堂上以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
3.兴趣
兴趣是智能发展的需要,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实行愉快教学的标志:教学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表示教学没有成功;开展的活动学生不感兴趣,就表示这次活动失败。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我就教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知识的愉悦感。比如:对某些英语语法中的规则,我就编成歌谣的形式,让学生在诵读歌谣的愉快声中记忆规则,去体会。又如一些与国家有关的名词的复数,很难记忆,我就编成歌谣:中日不变,英法变,其它后边加‘s’等等。
4.创造
创造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创造是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最宝贵的资源,通过教学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劳动,是我们愉快教学的标志。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才能得到知识,有知识才能创造,有创造才有热烈的兴趣。(《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531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学完7A Unit 3 Let’s celebrate! 一单元后让学生制作海报,刚上七年级的孩子对过节非常盼望,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上分配任务,四人一组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协商,最后交流,海报的稿件、设计、边角装饰,由小组自己分配,大家在教中学,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三合一,最后学生创作的海报不但外观漂亮而且非常有创意,并且做到了人人动手。
总之,英语课堂中真正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也就实现了师生共同愉快在课堂的愿望了。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实施指南,华龄出版社
[2]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5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