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自主学习法进行化学教学
作者: 张明朝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既学好科学知识,又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 学习能力; 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51-001
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为此,化学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自己从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中追求实现自觉学习的习惯。
第一,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应更新观念,尊重学生,承认个体差异。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开展“自主学习”教学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不能把部分学生当作“陪学”,甚至歧视学困生。课堂上要给每一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感是沟通思想的桥梁,爱是启开教育对象内心世界的钥匙,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师与学生在存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领悟到教师的爱。爱是具体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给予引导;课堂纪律松驰,给予约束;学习方法欠缺,给予指导;学习有困难,给予辅导;学习有进步,给予鼓励;学生生活困难,给予帮助;学生身体不适,给予关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爱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要做到宽严适度,爱严统一,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
第二,想法设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动力。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者挖掘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确定适合教学内容的引导方法。例如,我们在教学《水》这一节时,先提问题:你周围水污染的现象严重吗?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哪些危害?怎样防治和保护?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讨论,并分析教材内容。事实证明采用此法,本节课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知识掌握得相当好。
其次,开放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挖掘和开发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探究能力。化学实验被用作探索性学习研究的途径时,实验本身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学生实验过程中手脑并用,在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探究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了升华和提高。
第三,设计开放性的教学结构
设计开放性的教学结构,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活泼有趣的开放局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设计和运用“问题情境——讨论探究——归纳整理”的三步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教师设计出既与现实生活相关,又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激起学生疑惑、诧异的情感,使之产生一种欲求不得,却又非求不可的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进入积极状态,主动构建知识。
2.合作交流,讨论训练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适时进行合作交流,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过程中,想办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捕捉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
3.总结归纳,迁移效用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评价,适时点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同时,由于各章节内容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指导上,有意识引导学生迁移致用。
第四,开发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自学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学。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还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细心体会,找出规律,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掌握知识的来由。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分组实验、分组讨论等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中的合作学习也是互动式学习的一个表现,它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在教学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对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盐酸这一问题,先让学生想一想,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最后实验验证和教师点拨。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乐于质疑、勤于质疑、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鼓励学生敢说“不”。教师也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
化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化学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在“引”字上下工夫,并有意识地让学生适应“自主学习”,达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活动、自我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