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把手动起来

作者: 薛小平

摘 要:动手操作作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能够使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跳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把动手操作放到数学课堂上,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 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085-001

在美国一个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Having listened,maybe you’ll forget。Having looked,maybe you’ll remember。Having done,maybe you’ll understand。”(听了,你也许会忘记;看了,你也许会记住;做了,你将会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动手的重要性。新的教育理论也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小学生也特别喜欢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一、在动手中探究新知

小学生的认知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知识也就能更快。课堂上应该放手让学生反复操作,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数学,在动手中掌握知识。把手动起来,能够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容易理解的知识,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三年级的“轴对称图形”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一开始我就教学生把彩色纸对折,撕出各式各样的图形,让学生初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把剪下来的天安门、飞机、奖杯图形进行对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再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的图形,有的同学用彩色纸剪出松树、窗花图形,有的同学在钉子板上拉出一个轴对称图形……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这远比教师的讲解省力得多。

二、在动手中学会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解决问题时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平均分成8份,并把纸条的■涂上红色,再把它的■涂上绿色。然后向学生提问: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涂色与小组讨论,很快就知道了是3个■加上2个■就是5个■,就是■。因此■+■=■,分母不变,分子是由两个加数的分子相加所得的和。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人人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很快明白了算理。

三、在动手中发展思维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是与大脑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在操作中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并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的矛盾。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拿出20厘米长的线,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围出整厘米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围一围、算一算、比一比发现了周长一定时,当长与宽越来越接近,面积也越来越增大,当长和宽相等时即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更多的经验和感悟,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在动手中加深理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组织了三次摆一摆,让学生真正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摆一摆:让学生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摆,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长方体。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再摆摆:用这12个小正方体,你们能摆体积比12立方厘米大的长方体吗?它的体积又是多少呢,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第三次摆:老师出示一个长2厘米、宽3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让学生猜一猜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并用摆一摆的方法验证一下,看看你的发现是什么。

通过这样设计新的“摆”的过程,转换“摆”的视角。让学生在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全部能量。通过三次摆的过程,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与概括,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比直接告诉他计算公式更多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当然还包括成功的喜悦与幸福。

五、在动手中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比较、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例如教学第一册“随意拼”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拼出火车、大炮、卡车、坦克、熊猫、兔子等形状。再如三年级学习完了“轴对称图形”后有一个“美丽的剪纸”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剪纸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剪出各种图形,有梅花、双喜、金鱼、汉字、蝴蝶、各种窗花等图案。学生设计大胆,内容新颖,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85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