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个性的张扬

作者: 杨飞

摘 要: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理念和本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彰显教学个性,选择适合自己教学的文体形式,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效果。

关键词:语文特点; 个性张扬; 文体特长; 一技之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10-001

语文是一门最重要的人文学科,需要教师运用充满情感和个性的教学方式赋予教材以生命与活力,才能更好地感染和教育学生。记得二十世纪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语文教学是一种生命的教育,是师生之间一种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传递,它强烈呼唤充满个性、饱含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因此,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课文特色,更要善于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特长,不断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效果。

一、发挥教师的文体教学特长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告诉他的弟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天赋”。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认为,语文课有它的特点,也要体现教师的个性和特色。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同样是语文老师他们的性格气质、思想认识、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教学风格并不相同,而且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张扬个性,发挥所长,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亮点和优势,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学校根据新课改理念和特色教学的原则,在语文课程安排上应以文体为抓手,允许并鼓励语文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的文体或题材来教学。例如,有人比较擅长形象思维,善于叙述故事,描写人物,而且能说得栩栩如生,生动可感,比对课文的讲解分析效果更好,很受学生欢迎。这些老师就适合教小说、记叙文和报告文学等文体。

比如,苏教版职高第一册第五单元是小说,其中有一篇是世界经典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项链》。选教本课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从讲故事入手,围绕“借项链-丢项链-找项链-赔项链-发现假项链”等主要过程,把故事的情节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并抓住借项链时女主人公从焦急贪婪到欣喜若狂和丢项链后从惊恐万状到心灰意冷等语言、神态和动作描述,将人物大起大落的内心世界讲述得惟妙惟肖,如见其人,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生动的感受。这样不需要细加分析,主人公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性格特点,就自然而然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擅长发散性思维,善于联想和想象。他们就比较适合教学散文、诗歌,因为这些文体思维跨度较大,不受时空限制,选材自由,结构灵活,这类老师教学散文或诗歌与作者的思维容易对接,便于发挥他们情感挥洒、想象丰富的表达特长。比如职高语文第三册有一篇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著名散文《富春江上》,选材集古今中外为一体,构思融自然人文于一炉,经营惨淡,挥洒自如。选教本文的老师,完全可以借助自己发散性的思维特点和文学底蕴,以课文作为载体,通过丰富的联想,把游记的过程和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自己的认识融于一体,带领学生神游富春山水,徜徉自然景观,俯仰古今文化,让他们在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描述和联想中,畅快淋漓地感受祖国秀丽山河与历史文化的和谐与交融,使学生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有的老师擅长抽象思维,习惯对事物进行理性思考和系统认识,这些老师就适宜教学议论文。因为议论文的结构逻辑性较强,需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把握事物的本质以及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思路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因此,这些老师教学议论文能够借助自己的思维优势,容易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严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有的老师平时留心观察,兴趣广泛,知识面较宽,具有探究性思维,凡事都要问为什么。这些老师就适合教学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说明文和科学性小品,这些文体语言平实,思路清晰,多数介绍自然现象、实用知识和客观规律,适合他们求真务实的教学个性。还有的老师古文功底较厚实,应发挥他们学有所长,安排他们专门教学文言文、古典诗词,能够发挥他们讲解课文字斟句酌、精练典雅的语言风格,也便于他们吟诵一些古代诗词歌赋,来丰富讲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传承古典文化。

二、发挥教师在教学上的一技之长

有些老师在教学基本功或某一具体环节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应该发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如有的老师情感丰富或普通话水平较高,可以专门安排他们教学诗歌和散文,因为这些文体主要靠朗读来感染读者,激发情感,引起共鸣。普通话发音准确,音色优美,语音形式有助于表情达意,教师的激情同样能感染学生,增强教学效果。还有的老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自如,善于通过投影、录像、录音等方法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就可以专门安排他们对一些形象可感的内容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来营造教学情境,交代背景资料,增加课堂信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有的老师粉笔字写得漂亮,教学时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板书内容作为教学环节的一个亮点,要设计得工整、条理、美观,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能力和书写表达能力。还有些老师在语文课上善于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迁移和能力拓展。那么也应他们发挥这方面的特长,让他们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加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总之,彰显教学个性,因人而异,因文而异,重“形”者可以绘声绘色,以形象去感人;重“理”者,可以条分 屡析,以理服人;重“情”者,可以声情并茂,以情动人;重“导”者,可以引而不发,善于点拨,让学生“跳一跳,自己去摘到苹果”,感受成功。这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张扬个性,用其所长,各显其能,各尽其妙,从而不断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努力放大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