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三重境界

作者: 谢晓琴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影响到学生的生存,影响到整个社会教育的成败。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班级管理同样存在三重境界。

关键词:温顺的绵羊; 树立榜样; 欣赏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6-137-001

如何当好一个叫领导放心、叫学生欢心、让家长安心的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层出不穷。王国维曾提出过做学问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班主任,我认为班级管理同样也存在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用制度约束学生

管理一个班级与管理一个国家有相似之处,以看管为手段,管住表面管理不住内心,而且容易让学生成为两面派,班主任在与不在出现两副面孔。用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能使学生产生惧怕的心理,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同样是由于内心没有形成对制度的认同,所以只是表面的服从,一旦有机会就会去除伪装,原形毕露。

教师在对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方法简单,态度粗暴,除了学校制订的各种纪律制度,班级还罗列了大量的规则、公约,用它们来约束学生。学生就像笼子中的小鸟,稍不留神就会碰上笼子,接下来就会受到班级纪律的严厉制裁——诸如写说明书、为班级做值日、班会课上作检查……严重的甚至还要向家长告状。这种班级管理的结果是:教师消耗了自己的内存与体力,身心疲惫,精力憔悴;学生消耗了自己的童心与活力,循规蹈矩,毫无活力。这种方式形成的班风是:纪律严明,学习认真,考试成绩良好。学生是:温顺的绵羊型,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第二重境界:用榜样影响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有时比制度约束的效果好得多。班杜拉认为:“个体的品德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获得或改变的,其中榜样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那么,如何运用榜样来引导学生进步与成长呢?

首先,榜样可以是教者帮助学生树立的。如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模范、班级中的先进人物,尤其是转变中的后进生,都可以当作榜样加以树立。这样既可以激励后进生,又可以使班级学生你追我赶,互相促进。

其次,榜样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树立的。如伟人、亲人、朋友、老师……只要是自己崇拜的。孩子的许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成人而来的。在家里,父母、家人的日常言语、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广泛而又强有力。父母对家庭、对家人的责任感和行为,父母对自己的承诺、任务是否尽职尽责,努力实行,都对孩子起巨大的榜样作用。而天天与学生接触的老师更无疑是学生崇拜模仿的对象,因此,老师应率先垂范,不仅要重于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投入精神对学生起着极大地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一件小事常常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地上有一张废纸,老师弯腰捡起;窗子脏了,老师带头去擦;学生病了,老师亲自去摸一摸,安抚一下;工作中有问题了,自己首先要检讨自己。班级出问题了,教师和学生一起商量。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举止,学生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班主任只有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身体力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榜样示范,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既做千里马型的学者,又做伯乐型的专家。这种班级管理的结果是:班风纯正,师生和谐,凝神聚力。学生是:智慧的白兔型,温顺可爱,但走不出教师设计的苑囿。这仍然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

第三重境界:用欣赏激励学生

欣赏与激励,可以使学生变得自信,可以加速学生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学生,就会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可爱的天使。用激励的目光去看学生,就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卡耐基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欣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激励。成功的人需要欣赏,那是锦上添花,能鼓舞人斗志;失败的人需要欣赏,那是雪中送炭,能唤醒人振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有一双善于欣赏的眼睛,时刻以欣赏的目光关注自己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后进生、学困生也是如此。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国歌》演唱比赛中,我们班学习困难的张燕唱得特别出色,于是我安排她领唱,在她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夺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一名。利用这一机会,我在班级大张旗鼓地表扬了她,并鼓励她:“能把歌唱好的人一定能把学习搞好;唱歌很优秀的同学一定能让自己各方面都优秀,老师相信你。”从此,她经常处于老师欣赏的表扬或批评中,我发现她变了,原来,欣赏可以改变一个人。之后,我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用欣赏来激励学生,用欣赏的态度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底的金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我。教师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一段话语就可能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这种班级管理的结果是: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全力以赴为集体做好事,为集体争荣誉。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学生的优秀代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教师是智慧的美学家,总能发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寻找出学生身上潜在的美。学生是:自信的千里马型,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三种不同理念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从三种不同境界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三种境界应该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应该追求的。态度决定高度,理念决定成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花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最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才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