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为课堂教学增效
作者: 陆忠元摘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关键词:语文学习; 激发兴趣; 教学增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016-001
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都在课堂上完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在两方面做过尝试,觉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巧用课前五分钟,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日渐紧张的初中学生,对课间十分钟更是热衷。如果一上课就直接切入主题,往往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而巧用课前五分钟,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把讲台的权限下放给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则很快转移到学习上,并增强学习兴趣。课前这五分钟,我是做如下安排的:每天的五分钟内,可以讲故事,推荐美文,交流自己的习作,或同桌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辩论……对于七年级同学,主要是由一位同学充分准备:推荐一篇美文,并附上推荐的理由。其他同学在认真听完后进行点评:优美的字词句,恰当的修辞,感人的细节,给人启迪的句段,更可以对文章或其他同学的评点质疑(不点名,有话说的同学自己主动说)。
活动刚开展时,同学的评价内容肤浅,评价单一,大多从文章给人的启迪谈起,而这样的评价即使脱离文章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根本无法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在不断的引导和实践中,他们的评点已相当的丰富,且具有一定的模式。例如有一次我班的张凯同学推荐了美文《为母亲多吃一碗饭》,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着点评:“一向嚷嚷着要减肥的时尚美女张楠,面对母亲准备的丰盛饭菜,一反常态,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足足吃了两大碗饭,就为让母亲放心和高兴,突出她对母亲的细腻而温柔的孝敬之心。”“女儿回来了,老太太在厨房忙了近两个小时,看着女儿大快朵颐的样子,老太太在一旁眉开眼笑,可看出老太太特别心疼和关心平日里忙得骨瘦如柴的女儿。”“张楠一方面追求时尚,一方面又特孝敬母亲,提醒我们应客观全面评价时髦女性。”“文章前面写张楠只吃一小口饭,而后面却连吃两大碗形成对比。”“老太太心疼张楠长得不健康,我非常纳闷,而后张楠的狼吞虎咽的吃相和她说的为妈妈多吃一碗饭解了我的疑惑。”正当同学们激烈地评点着,张凯抛出一个问题:“文中说表达孝心的方式多种多样,同学们是如何表达的,请举一个例子。”“帮妈妈洗碗”、“帮妈妈拖地、做家务”,一位女生的声音冷不丁冒出,“说是帮妈妈干活,本就不孝顺。”同学们都赞许地点点头。“陪妈妈聊天”、“听妈妈唠叨”、“节日给妈妈送礼物”、“有事征求妈妈意见”、“给妈妈一声赞美”……答案层出不穷。班长卢成青“嗖”一下站起:“那么,张凯你是如何表达孝心的?”同学们都知道张凯是个小滑头,只听他支支吾吾地“我……我不跟妈妈顶嘴。”“还有呢,你还常常帮妈妈消化美食。”我为他补充了一句,他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不过,能推荐这样一篇让每位同学心底激起涟漪的美文,足以证明张凯是个性情中人,相信他爱妈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中,他又高兴地回到座位上。这样的活动完全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参与探究的。不仅高效创设良好课堂环境,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学习,同时,培养了他们认真听、大胆说、敢质疑、会概括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思想受到了熏陶。既让他们乐于学,又使他们有所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融入文本,体验语文之趣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学生要从其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要想唤起他们的热情,诗歌诵读,即兴演讲、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等都是好途径。中学生大都好表现,渴望掌声,这些活动是整个课堂充满掌声的活动,无论掌声是真情的流露还是礼貌的应景,都会给表演者满足感和愉悦感。于是他们自然会去积极演练,争取参与。只要我们愿意,让学生展现才华的机会比比皆是。
如教学《木兰诗》一文,我就布置学生自行组合分成六个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编写课本剧,三天准备时间,然后在全班公演。有很多细节博得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冯飞宇表演的大婶为让木兰姑娘买她的长鞭,极尽阿谀之能,大夸特夸木兰的温柔美丽,而后狠宰一刀;叶超一身戎装,在黄河边伤感思亲,然到了军营,却大胆举荐自己,捞了个营长当当;出演可汗的张冰同学,以其冷幽默的风格,让全场捧腹大笑……不仅如此,我们还在年级里对擂,这更激起了学生的斗志,把握角色淋漓尽致。个性化的表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文意,又轻松愉快。这种效果是没有哪个老师的讲解能达到的。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有位女同学扮演范进发疯时的场景,“噫,我中了,中了。”她散乱的头发上还挂着几丝草屑,一屁股瘫坐在墙角边。这一幕深深地镌刻在了当场的每个人心中。放手让他们表演,每一位同学都是最入戏的优秀演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最浓厚的,当然,学习语文的效果也是最突出的。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涵着丰富而深厚的精神世界,弥漫着生活和知识的情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教学必将能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语文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学习着并快乐着,我们能行。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透视名师课堂管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