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

作者: 王晓红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解题方法和策略的训练,应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综合能力为本,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提供学生更多的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不断加强解题策略的教学,最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03-001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通过解答应用题,能够使学生更牢固地理解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发现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遇到较复杂的应用题,数量关系一般会很隐蔽,大部分学生很难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陷入应用题解题困境。因此,如何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具体解题策略进行了阐述。

一、仔细分析题意

对题目的分析和理解是解决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如果能清楚地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再难的应用题也能迎刃而解。因此,仔细分析题目、提高对题意的理解是提高小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策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在应用题解题方面有困难的孩子,并不是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是不能有效地理解和分析题目,与一些解题能力强的学生相比,这些孩子理解不清题目,找不出解题重点。比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妈妈让小明去买苹果招待客人,小明先买了10个,客人吃过剩下2个时,小明又买来10个,结果还剩下4个。客人吃了多少个苹果?很多学生分析不清题意,错误列式为列式:10-2-4=6(个)但是,如果将题目仔细讲解后,很多学生马上恍然大悟,很快得出正确结果。

可见,对题目的分析理解对解决应用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们在应用题的讲解过程中, 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具体、形象、清晰的分析和讲解,尽可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分析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启发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二、利用操作法和图示法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其思维仍然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不借助形象的直观材料,理解和接受起来会很困难。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操作,或者借助操作工具、图形、多媒体等直观手段,或者在课下使学生进行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我让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实际测量课本、书桌等的面积,并组织学生想办法来估算操场面积和周长。比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火车票、手表、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等有时间的物品,利用这些物品,让学生先观察上面的时间,通过对所搜集的“时间”的总结,认识到一天有24小时。实践证明,通过具体的操作,一方面可以帮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图示法是现阶段小学数学中解决应用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应用题解题时可以先用图形把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尽快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甚至有些题目的答案就在图示中。图示法不仅可以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画图,能够使学生思维活跃,同时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各类题型的训练

对于数学这门课程,要想提高解题能力,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题型的练习,能够发现欠缺或掌握不足的知识,加强对新知识的运用与理解,从而形成解题技能。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练习的方法,只有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提高练习的效率,不断完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能。我在讲解完应用题后,一般会设计三种层次的练习题:

1.基础练习题

这类题型与例题类似,一般是对例题的模仿或者是再现性地练习,可以点名让几个学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主要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对比训练

这种练习主要针对比较容易混淆的题型或者知识点,一般是新知识点之间或者与之前所学相似应用题的区分、对比。可以从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未知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加深对知识理解与掌握。比如在学习“比较两数多少”时,可以出这样一组应用题:1.甲数是84,乙数比甲数的4倍多15人,乙数多少人?2.甲数是84,比乙数的3倍少15人,乙数是多少?让学生仔细这两组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点,再列式进行计算。

3.改错练习题

改错练习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可以设计有趣的情境,把错题当成“病号”,让学生自己成为“医生”,看看哪位“医生”能准确找出病因,成功医治好病号。

总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解题方法和策略的训练,应坚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综合能力为本,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提供学生更多的展示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不断加强解题策略的教学,最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