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新思考
作者: 刘广华摘 要:职业学校实行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诸多专家对校企合作研究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新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办学模式; 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7-111-001
一、引言
校企合作一般是指职业学校办学与企业紧密联系,依托企业,实现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改革,加强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早在二十世纪初,美国大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校企合作计划。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办学模式,被我国职业教育所推崇,全国各地职业学校都在努力推进校企合作实验。可以说,校企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有效地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历史的发展进入了我国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新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办学促进条例,健全校企一体办学规范,明确校企双方权利、义务,形成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2010年11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133号),《方案》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方式。健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推进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探索行业企业主动支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模式与途径。可以看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十分重视在职业学校的创新发展中实行校企合作。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很重视校企合作,而在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动力明显不足,推进速度缓慢,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合作的规模不大、稳定性不够、约束力不强、层次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问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明显不足。二是观念问题,从学校来看,校企合作的观念没有真正形成;从企业来看,由于存在利益问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从学生来看,由于校企合作机制的缺失,学生参与企业顶岗的内在需求不足。三是运作问题,目前还没有制定形成校企合作运作的约束制度,政府、企业、学校还没有形成促进校企合作开展的独立组织。
三、推进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1.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机制
国家和江苏省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就是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机制,在服务于经济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推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三方面要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1.1政府要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政府层面建立由教育、财政、科技、行业主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组成的校企合作决策与执行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统一协调校企合作工作。第二是要建立完善的法规保障体系,制定专门针对校企合作的法律规范与条例,创设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明确企业在培养和使用人力资源中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同时还要通过制定企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去。第三要设立校企合作基金,用于支持各级企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
1.2企业要建立校企合作内在需求机制。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一方面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待遇;第二方面可以得到技能人才使用的优先权,降低人才使用成本,保持从业人员的稳定性;第三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1.3学校要建立主动适应与调整的运行机制。第一,学校要立足专业优势,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主动服务的办学理念,从企业发展的需求出发,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技术支持;第二,学校要充分挖掘资源,建立合作的驱动机制,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服务,同时可以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引企入校,建立共同的实习生产基地。第三,要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专门负责对企业的联络,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对产学合作进行跟踪服务。第四,要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2.整合资源,建设重点实训基地
2.1整合职教资源。依托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吻合度调研和全省范围内的专业评估与调整,各市对专业进行布局调整,撤并不合格专业和办学水平不高的专业。各职业学校集中力量办好两个左右优势专业,形成两个专业群,建设两个左右重点实训基地,避免重复建设和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实行实训基地资源全市共享,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2.2实行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提升经营理念,实行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建成前店后厂的生产型实训基地,使基地不仅具备教学、实习、科研和生产功能,同时产生教学、实习、科研和生产的多重效益。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在校内培植老板型教师,让我们的教师既能教书,又能经营,又会管理,同时吸收学生参与到生产管理中,真正实现教师即师傅、学员即员工、学场即工厂、教室即车间、工位即岗位、作品即产品。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大工程,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校企一体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是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产业进步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