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效”扮靓中考作文

作者: 刘艳

摘 要:初三作文教学越发重要,但时间有限,“快餐式”作文教学不妨一试。本文从题目、开头、语言、结尾几方面谈了一些“速效”扮靓考场作文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快餐; 扮靓; 速效

中图分类号:G63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24-001

作文教学是一株带刺的玫瑰,美好却棘手。初三下学期的作文教学又有其特殊性。“慢功出巧匠”式的作文教学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紧张复习。“快餐”式作文教学应提上日程,虽然它营养不高,却能在短期内使学生作文真正提高分数,助语文考试一臂之力。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扮靓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好题先行。”一篇文章,且不论正文内容怎样,能取一个新奇的题目,首先会给阅卷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当前中考话题作文这种模式下,设计一个“靓”题目,就有了成功的开头。设计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简单易行的有:

1.运用修辞,增强情趣美

如《人生也是一场考试》、《世界很小是个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标题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很有创意,巧妙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引用诗句、歌曲显典雅

很多歌词是非常精彩的,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或语言优美、意境幽雅。平时的古诗词教学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能把歌词和古诗词名句用在拟题上,会使作文的题目增加几许典雅和文化的气息。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伤心太平洋》等,能反映小作者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强化学生的“题目”意识,笔者除了让学生写完整的文章外,还用“说作文”的形式,进行专项练习。在讲解了扮靓作文题目的一些技巧后,提供给学生话题,让学生模仿拟出靓丽的题目。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母亲,我的守护伞》、《一千个伤心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仿得的成果。

二、扮靓开头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作文中却常出现类似问题:入题慢,往往两大段还没说到正题。

开头的原则应该是向心性、精炼性,具体要求是简洁、生动、优美。所谓向心性,是指开头的内容要直接指向文章主要内容,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谓精炼性,是指开头的语言要简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主要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最最基本有效的两点:(1)开头直接指向文章主要内容;(2)语言一定要简洁。每一个同学首先要做到这两点,再努力做到生动、优美。让学生平时多搜集好的开头,揣摩研习。给学生提供话题,专门练习写作开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如以“母爱”为话题,作文水平差的学生也能写出类似“母亲的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之类符合两条最最基本要求的开头,程度好的学生更是写出了各种生动、优美的开头,如“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它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明净。”

三、扮靓文章语言

作文的语言要求,因表达方式的不同而不同。记叙的语言,具体形象;议论的语言,严谨周密;描写的语言,或佳词丽句,清新优美;或娓娓动听,含蓄隽永;或刚健有力,痛快淋漓……美丽的语言给人以享受,美好的思想需要美丽的语言来表现。

凭多年改试卷经验,作文得分的高低与语言的精彩与否有很大关系,比文章的构思、选材等重要得多。要想速效提高作文语言的精彩度,笔者认为借鉴是最有效可行的。一些形象性、情感性、哲理性很强的文字带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让学生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去寻找自己感觉有共鸣的经典句、段,把它们摘抄下来。积累的内容多了,还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再整理,如按内容分为写友情的,写亲情的,写人与人之间交往时理解、宽容、互助、支持的,写人的执着、坚持不懈、勇敢、拼搏、进取等优良品质的……在读写笔记练笔时,在叙事、描写中把这些精彩的抒情、议论的句段适时、恰当地穿插进去,肯定能使作文语言增色不少。

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做这件事,笔者会定时检查学生的积累和整理情况,及时表扬认真、细致的学生,把他们的小本子传给全班学生阅读,让更多的同学借鉴、分享。完成积累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能灵活地运用上去。在批改读写笔记和作文时,笔者会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运用了平时积累的精彩句段,遇到典型的佳作,读给全班学生听,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句段对文章语言的修饰、扮靓作用。

五、扮靓结尾

由于时间紧张,阅卷人对考场作文不可能字斟句酌,只能抓重点、显眼处,结尾是必细看的。为了让视觉疲劳的阅卷老师更快地知道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就必须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处多次点题,来强调自己的“不离题”。这是结尾的首要目标。结尾和开头有相似之处,开头更多的是入正题,告诉读者你要写什么,结尾更多的应是告诉读者你为什么写,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要想快速提高结尾质量,除了明确结尾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外,借鉴应是有效手段。所以,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各种精彩结尾,用强化记忆的方式把它们背诵下来。做好第一步准备工作后,就是演练环节了。利用读写笔记和作文课,给学生提供各种作文题目,让他们结合开头一起来演练结尾,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比赛看谁移花接木的功夫最棒。少数水平高的学生能最终达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写出符合要求的精彩结尾。“拿来主义”照样可以运用到学生的作文写作中,只要运用恰当、合理,别人的东西是可以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的。

“知难而上,勇攀高峰。”我们应有这种精神。躲避困难,不如直面困难,努力解决困难,“快餐”毕竟不能常吃,但它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作文教学中的调剂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彭慧.打造靓丽的开头,致胜考场作文,市三十一中听课记录

[2]唐惠.让语言靓起来,初中生世界,2004年第18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