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作者: 马强摘 要: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拟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体验和深化,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教育; 美育实施; 音乐鉴赏; 歌唱; 音乐与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27-001
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正利用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力地促进德育的实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听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从而达到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但是他们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心理上渴望成熟,尤其不愿接受简单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而音乐欣赏教学中,正可利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如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先给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而且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与人们群众的英勇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是人们群众的理想和愿望,那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胜利”。所以,音乐情绪激昂,气势恢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联系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忍受着耳疾的煎熬,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我们可以体味出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而第一乐章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激昂有力、勇往直前的主部主题,正是代表了贝多芬向一切恶势力和生活强加给他的不公正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通过介绍和欣赏使广大同学自觉地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进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格。
艺术的形象给学生的影响有时远在于教训之上。音乐鉴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在感受音乐中发展音乐的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学生的感情,培养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道德观。
歌唱
“人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的乐器!”中学生通过歌唱表达他们自己的幸福、快乐等各种心情,也直接体验并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力。
在歌唱模块的教学中,应以合唱为主。这是因为合唱艺术需要在演唱上做到旋律、节奏准确,音色融合、统一,咬字吐词准确清晰,声部间要和谐、均衡,这一切要求参与合唱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练唱《牧歌》时,先通过对原唱优美抒情、宽广悠长,具有浓郁草原气息的内蒙古风情的欣赏,让学生体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画面,使学生产生想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的愿望,再引导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处理歌曲的演唱,将可以使主题更富于诗情画意。演唱时,由女高音在平稳的背景上唱出宽广辽阔的主旋律;然后,男声唱出稍有变化的主题,继而由女高音自由的模仿。男女声声音的变化要求平稳自然、和谐统一,每个学生必须专心致志。
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逐步地掌握了歌唱的基本技能,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圆润的音色、有感染力和有表现力地歌唱,而且能够注意倾听各声部的声音,保持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觉的纪律性、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一首首优秀的歌曲,犹如一股股甘甜的清泉流进学生的心田,唤起了每一个学生的爱心,架起了人际间沟通及合作的桥梁。
音乐与戏剧表演
音乐实践不仅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而且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进一步培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和展开故事情节三者相结合,这就是戏剧。可见戏剧表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演员扮演的角色的语言、动作、表情、态度,所表达的故事情节、思想和主题都是即兴的,都只能依靠人物在舞台上的具体行动表现出来。
当代的青年学生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和媒体的冲击,极少有人来欣赏戏曲,这对实施《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通过欣赏歌曲《说唱脸谱》,然后分组讨论:歌曲中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利用互联网查找。同学们热情、细心、相互协作,不仅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还找出了很多歌曲中没有出现的相关知识。从“四击头”到“板眼”等音乐知识;从“脸谱”到各种颜色在脸谱中的意义;从“生、旦、净、丑”行当的分类,到“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艰难训练;从京剧的起源、发展和完善,到各大流派的特色和代表人物;从京剧走向世界到我国多种地方戏的生存现状。不仅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通过这种自觉参与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了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索的主动求知愿望。
有了兴趣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尝试实践的愿望,这时,教师准备一些乐曲,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散文、诗词、寓言等有表情的朗诵。通过实践,学生真正地了解到戏剧“即时性”的特点,也会对我国戏曲艺术产生新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充满敬意地欣赏演员的精彩表演,为将来培养了新的观众群。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陶冶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最能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使人陶醉、激动、震撼,加深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美好的音乐蕴涵着巨大的美感能量,音乐教育必然能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真谛,培育出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3]傅译传记五种,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