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作者: 耿雪梅

摘 要:随着江苏省教育新政的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了重中之重,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关键之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举措,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新的课程理念。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037-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在诸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处于一种特殊的位置,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兴趣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兴趣可以培养人的意志,改变一个人的态度。可以说,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努力改进学习方法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受到美的陶冶。随着教育新政的推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成为了重中之重。物理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说兴趣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法宝。

一、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都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再者思维起于疑难,疑难起于情境,因而学生学习知识往往需要有情境的支撑,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如在引入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时,实验演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学生通过对钢球速度与高度变化的分析,从而找出动能和势能转化间的关系。再如在引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时,通过一把“神奇的尺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等。这样有效的问题情境的设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

二、运用艺术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人们用来进行交际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教学语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信息的通道,对启发兴趣,增强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几句简单幽默、风趣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变为活跃状态。如把加速度比作连接运动学和力学的一座“桥”,又如在讲述图像的应用时,把一幅甲乙两物体的图像说成是新版“龟兔赛跑”的图像,让学生进行故事描述等等。三言两语就扣住学生心弦,把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学生的兴趣和激情一下子起来了,从而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而抽象思维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的高级思维方式。中学生爱看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过程中,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如能加强直观性教学,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对抽象的物理问题也能起到化难为易、加强理解的作用。如在进行微小形变的教学时,首先通过微小形变演示仪进行演示,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大化生活中常见的微小形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加强了直观性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科学探究、获得知识、提高智能的场所。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究,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展现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如在“磁生电的探索”中,教师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操作探究:怎样可以产生感应电流?随着电流计指针的一次次偏转,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在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水到渠成。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有许多的体验,懂得怎样去探索,怎样去实验,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养。同时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获得了新知识,增加了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五、善待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言语是思维的外壳,课堂上学生的言语都是其真性情的流露。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质疑,本身就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体现,教师一方面必须予以大力鼓励,并很好地呵护引导,另一方面要下工夫启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即使有时提的问题不着边或自相矛盾,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积极思考精神,切不可“就你多事、坐那儿好好听”等呵斥对待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而不要轻易的否定。这样下去,就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巩固提高,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之,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手段和渠道,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