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常规,语言点也可以引人入胜

作者: 郑长河

摘 要:上学期要开一节县区连片的市级公开课,我被安排上模块五第三单元的Science VS Nature 的reading II 部分。

关键词:especially; research; people; 科学家; 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8-070-001

案例背景:

本篇课文是关于克隆的一篇科普性文章,一般每篇课文的reading I部分都是比较好上一些,而reading II部分着重是对语言点的讲解,比较乏味枯燥,那如何能让这样的课上的精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描述:

案例一 先找出本课要讲解的知识点,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without intention,shocked,on the way to ……,with the intention of,Anxiety,desperate to,While they used up,succeeded in,interfered with,pointed out ,ended up with.

If they hadn’t fought for their freedom, they wouldn’t have been a couple of lover.(L54-55)

首先,我用了13个句子,让同学们把上述所要讲解的词汇和短语分别填入到这些句子中,同学们因为在阅读第一课时都学过,所以基本能填出。紧接着就开始讲解这些单词短语和句型,并分别配了一些例句和练习。最后我用了一个summary,让同学们把上述的词汇填写到这篇短文中,以考察学生掌握和使用所学词组和词汇的情况,从学生把握的情况看,基本上也都实现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案例二 由于上一节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就考虑如何改变课堂结构,能让学生感兴趣。由于本篇谈的是克隆的问题,我突然想起我以前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The Island》,中文名叫《逃出克隆岛》。我就在想,如何能把这节课和这部电影进行有机地结合。

在上课时,首先,我改变了导入的形式。因为第一课时我们已经阅读过这篇文章,我把这篇文章缩写,然后把文章中间的一些词拿掉一些词让同学们填写,实际上这些词都是我们要学的词汇。

第二步,我让同学们做了一个小练习。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我直接展示了两张精美的《The Island》的海报,同学们立刻就被火爆的场景所吸引,而且立刻认出了这部我们刚刚看过精彩片花的电影。然后我一一展示了我精心选择出来的图片,每展示一张我就请同学讲述这幅图片所说的故事。然后我用要讲述的单词、词组去组织这位同学所描述的话。比如:在介绍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之一,那位岛屿的主人,那位恶毒的科学家的时候,我把学生的话组织了一下,就变成了But in fact, the facility is a research base of a scientist. On the one hand, he can do research on cloning. On the other (hand), cloning human beings help him earn a lot of money. 这样,本课要讲的内容就顺利地糅合到这个故事中。然后通过一个小练习You’d better not go there._______________,

It is too late;________________, it is raining.

你最好别去那儿。一方面,天太晚了;另一方面,天正在下雨。

同学们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个短语的用法。通过12幅图片和一小段视频,我把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完整地展示了出来。当同学们看到这图片和视频时,都瞪大眼睛,害怕错过每一个精彩部分。同时还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完全融入到了这情景之中。

在完全地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把图片集中到一起,请一些同学用我们刚学的词汇复述这部电影,同学们基本都能做到了准确复述。

最后,我请同学们稍作准备,用我们今天所学的13个词和词组中任意的6个以上组织一个小故事,话题不限,效果非常的好,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都能准确用这些词来造句,说明了这节课的效果是非常完美的,

案例反思:

在刚开始的模课中,我在其中一个班级用比较传统的方法上了一节课,在这节课中我一开始就能以练习的形式导入,先给出本课要重点讲解的单词和词组,然后出一些句子让同学们去填写,因为在阅读第一课时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些单词和词组,所以基本上都能够做出来。紧跟着我就按部就班的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训练,最后对本课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训练。虽然练习的形式也多样化,但是整节课基本上都是老师在机械的讲解,单调的训练,同学们感觉很乏味,精神状态不好,双向交流很少。

而在另一个班,我用一部电影中的精彩故事为主线,把这篇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有地结合在一起。情节既贴切文章的内容,又极大的引起了同学的兴趣和热情,是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从本节课中,我总结了三点。首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思维要创新,方式要新颖。只有知道了学生的兴趣,我们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我们用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同学们才能喜欢。我们也要有创新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来吸引他们。激活与保持他们良好的注意,情绪和动机状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讲解的方式,以练代讲,讲练结合。这样同学们在训练的过程中才能增加印象。

另外,我感觉我本节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时间几乎都交给了学生,从根据图片讲述故事,到知识点的练习,到最后的复述故事,和最后的自己组织小文章,都是同学们自己在做,这刚好体现了我们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