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学会欣赏学生百态的老师

作者: 范美玉

摘 要:教师要像艺术大师一样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每个不同的学生个体,并通过自己的职业素养来引领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艺术大师; 欣赏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8-145-001

一、用童心看待儿童的“错误”

案例一

教学一年级的某一天,有位学生把老师抄写在小黑板上准备给学生讲解的题目给擦了,而且擦得非常干净,老师你是否会气急败坏地批评擦黑板的这位学生?我记得那一次我很生气,因为我在班级中一再告诉他们,这些黑板上练习老师是要讲解用的,不要擦。所以越想越生气,就大声地训斥了这位一年级的小学生,看到他眼中委屈的泪水和一脸的倔强,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到自己有点过火了,于是我马上轻声问道:“你是不是没有听到老师说的不要擦的话啊?”他说:“老师以前说过,上课前要把黑板擦干净,以便下一节课老师上课用,今天我上完厕所回来看到有那几块小黑板值日生没有擦,我就想帮助擦一下。刚才出去小便了,所以没有听到老师的吩咐。”我知道自己可能伤了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了,于是马上向他道歉说:“对不起,刚才老师没有问清楚情况就批评你是不对的,你积极为班级做事是正确的,好样的,不过,老师有个要求,以后擦时能不能仔细看看小黑板上的字老师是不是用过了,或者可以问问老师可不可以擦再做好吗?”如果我当时不问青红皂白继续下去,不听孩子的申辩,可能就会伤害了学生那片好心。

在实际教学生涯中,学生出现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概率很高,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又特别是那些平时就缺少大家关心和爱护的的所谓差生,他们爱向老师表现,于是那些好心办坏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我们当老师的站在大人的角度,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学生所产生的错,学生慢慢地也就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差生了,所以低年级的老师如果自己没有一颗童心,不善于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去看学生,往往会把学生的童真给扼杀了,也许这些学生就会成为教师口中心中的“问题学生”了。

二、用真心理解孩子的“顽劣”

案例二

学生:一年级某班一男生

行为一:上课时突然离开座位,当老师和同学都指责他时,发出怪笑声。

行为二:老师愤怒之下拉他到办公室接受教育时,他大哭大叫,赖在地上,用力挣脱老师就跑,同学追,他就边笑边跑,后来就躲起来了。

行为三:作业拖拉,经常赖作业,每次作业都在老师和家长盯着的情况下勉强完成(不需要老师教就能完成的作业)。测试成绩时有不及格(原因是不完成练习)。

外部行为:家长到校后,不问原因就是一耳光,孩子摸着脸一脸倔强,眼中充满怨恨。

对于这样的“顽劣”分子,我们当老师的怎么办?其实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因为缺少别人的关注,于是就会想方设法用自己的方式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做一些搞怪的或者是引起老师愤怒的事情。我们当老师的除了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或者是讨厌的感觉时,就会忽略分析学生做错事的心理和动机,结果导致自己气急败坏,学生跟你变本加厉,最后只会让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更没有尊严。如果我们教育学生也能像医生医治病人那样,仔细地去研究病因,分析病情,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对症下药,了解这些被定性的孩子内心究竟在渴求什么,怎么会产生这种行为的,并细心、耐心地去教育他们,真正用真心去关心他们,我想“顽石”缝里也会开花的。

三、用责任心达成学生“心愿”

案例三

学生:二年级男生

特点:1.不喜欢做作业,拖拉作业成习惯,特别是重复做的作业,如语文中的抄写、数学中的口算,特别是反复的计算;测试时练习也时有完不成,成绩不理想;2.数学课堂表现不错,举手发言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清晰;3.很贪玩,性格比较开朗,脾气较好,心地比较善良;4.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喜欢手工制作和画画,在家里还喜欢做菜做饭,而且做得不错。

有一天,家长告诉我:“我的孩子说,如果让他少做点作业或者不做作业,他愿意上课认真听讲,考试时也不会不愿意完成试卷的。成绩说不定比现在好,他就是讨厌做那么多作业,有什么好做的,懂了不就行了,多的时间还不如研究昆虫了。”

我听后很有感触,现在学生语、数、英三门课都有好几个作业,加上其他的课程也要有相应的作业完成,爱玩的和作业速度慢的学生总觉得没有时间做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对做作业失去了耐心,先玩再说,有的甚至对学习一点都不感兴趣,他们总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对待学习三心二意,但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却特别专心,可以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地做下去,就像我这位学生,他在做手工和画画或者研究昆虫时,连上课都会忘记,吃饭都会忘记,这说明了什么呢?所以我当时真的实验了一个阶段,我不要他做课堂以外的作业了,不过要保证把课堂上学的书上的作业完成,一个星期下来,真的这位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多了,数学课上明显表现积极。可惜的是,这种做法得不到长期的效果,其他的作业还是让他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我也不敢坚持做这样的实验,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成绩要是不理想,到时质量检测时我怎么交待?认真检查时学生的作业是不能少的,不然可能就是我这个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于是又回到了起点,学生和老师都在互相的煎熬。但是我一直觉得,如果我有这个能力争取学校和家庭的支持,让这位学生不要埋在他不喜欢的作业里,而是引导他去干他喜欢的事情,不要把学习成绩看得那么重,也许他将来真的是位很优秀昆虫学家、画家、工艺大师或是厨师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理念往往左右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很多学生,长大后往往干大事业的也很多,社会的层层面面都需要不同的人才,那么多年从我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中获得的信息来看,小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好坏真的不能说明一个孩子的将来,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人生观的引导才是重要的,兴趣的培养和保护也许会让学生更富有创造力。可惜的是,老师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和压力,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会心浮气躁,很多时候学校和家庭判断学生是否优秀往往是以成绩为第一,这种导向使教育走向了一种片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