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化教学 优化物理课堂
作者: 柳国伟摘 要: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优化物理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能力、智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
关键词:物理; 电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16-001
电化教育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它具有形声化和表现手法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将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变得清晰、具体,让学生亲耳听听、亲眼所睹、亲身所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1.导入更引人
万事开头难,好的课前导入不但可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指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使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色、形、声、光,将物理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如:在学习《内燃机》时,我把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用flash制作成课件,把各部分结构和工作过程配合动画分解开讲解,再使其连续工作。减少了学生想象的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讲授《回声现象》时,声波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理解,我事先从网上搜集了回声动画,变不可见为可见,降低了理解难度。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再配以生动形象美丽的画面,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2.新授更直观
现代化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它的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展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例如:磁感线的概念,传统教学方法是,先在玻璃板上用磁铁和铁粉形成磁感线的形状,然后端给学生看,学生对其过程仍不清楚。运用实物投影仪后,我先将玻璃板放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然后在玻璃板上薄薄地撒上一些铁粉,接着,将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学生很快看到磁铁附近的铁粉形成轮廓状排列,紧接着,我轻轻敲击玻璃板,学生很快看到玻璃板上所有铁粉都形成更有规律的排列,最后和同学们在黑板上描画铁粉排列的形状,便得到了磁感线。跟传统方法相比,概念的形成过程更清晰,学生掌握更快。实现了课堂与现时的相融,宏观与微观的相融,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
3.板书设计更美观
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优化板书,并不是取代传统板书。在课堂中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板书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具艺术性,更具感染力,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贯穿和系统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使板书更生动、更全面、更具有条理性。
4.练习形式更多样
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优化练习环节,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加大练习量,变换练习题形式,引入生活片断,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可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增强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以使教师有充分的依据改变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得已圆满完成。
二、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重点、难点
重点是指物理教学中一节课着重讲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难点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掌握比较困难的内容,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内容。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述,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轻易地掌握。物理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难点内容的突破。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通过直观演示: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开出,慢慢相遇。使学生清楚地明白“相遇”的意义,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利用电化辅助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电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压力》这节课中,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压力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电化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滥用,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教学章节的知识结构和特点,结合资料、软件、设备的实际,探究电化教学,优化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