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情境教学

作者: 谢芳

摘 要:通过思想政治课导课时、讲授中、结尾时情境的创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19-001

思想政治课程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因此,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意义。要上好思想政治课,创设良好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劳动,运用一定的手段,创设出与教材内容相呼应、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使学生的认知、观念与情感充分统一于教学活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呢?

一、注重导课时情境的创设

1.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课程有关的故事、名人名言、俗语、笑话、小品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有目的地听课。如在讲授九年级《与诚信同行》时,我先让学生列举你所知道的有关诚信的故事和成语,“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让学生感受到诚信的含义和作用,讲故事,悟诚信。

2.通过报道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作为讲解新课的导语,引发学生注意的焦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漫画、图片、幻灯、多媒体等导入新课。如在讲授《党的基本路线》一课时,通过一组改革开放前中国落后景象和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现代化建设新面貌的图片展示,使学生进入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情境之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基本路线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二、注重讲授过程中情境的创设

1.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在讲授九年级《笑对生活》时,我让学生先回忆在人生经历中遇见哪些挫折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感受心理体验,从而提出人生难免有挫折,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中取得成功与进步的。学生通过真真切切的情境再现,感受到情感的变化,领悟到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2.构建生活课堂,创设故事情境

中外教育名家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在教学中我们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发动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进知识内化,做到知行统一。在学习七年级《多彩的情绪》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历过的家庭冲突,然后设计成小品表演,并思考“当时是怎样解决的”?现在我们学了这一课后又该怎样解决?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在这样的情境再现中,把情感体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巧留时空空白,创设悬念情境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象、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如在学习八年级《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如果你在商店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会怎么办?”问题刚问出,学生立刻纷纷发言:有人忍气吞声,自认倒霉;有人要去找商家算账;有人要去消协投诉;还有人要去法院起诉。我再趁机引导,哪些方法合法,哪些方法不可取,从而讲解我们消费者如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4.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惑、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课,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我国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在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乐而忘返,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5.巧用语言和板书,创设生机盎然的意境

课堂上教师流畅的口语表达、恰到好处的动作、亲和的态度能极大地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教与学统一的境界。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和过程节奏感,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如《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一课,主要抓住认识和践行四个字,由此通过目录和提纲就可以把全课内容串连起来,并辐射相关知识点,“什么是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怎样弘扬民族精神”。

三、注重结尾时情境的创设

一节高效优质的课,结尾也非常重要,可谓点睛之笔。结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设疑引思法、图式说明法、教师概括法、学生自解法,也可采取号召式结束、谈话式结束、诗词抒情式或含蓄式结束。如讲授九年级《世界因我而精彩》时,就设计了让学生交流自己成才目标,畅想自己的未来,使学生把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达到“言尽而意无穷”之妙。以上几方面层层递进,情境交融,教与学都在愉悦氛围中,共同享受课堂,获得进步,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

总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如果能较好地融入良好的情境,达到意境完美、情境交融、心与物的交汇,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兴趣,引起学生的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能深化教育的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