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周小芬

摘 要: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初中历史教科书往往就一个篇目配置文字、图片、表格等多个材料,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显得尤其必要。

关键词:历史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9-032-001

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中学各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历史作为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涉及材料繁多,文字浩繁,初中历史教科书往往就一个篇目配置文字、图片、表格等多个材料,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显得尤其必要。忽视培养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就会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进而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历史学习,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做史料分析题时,解题能力缺失,不能很好地运用史料。于是,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一、重视教师导读

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理解就是学习教材内容的潜在意义,然后把理解的潜在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以便领会这种意义。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认清阅读在整个历史学习中的地位,认识到掌握历史阅读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阅读能力。有些学生认识不到历史到阅读的重要性,他们的阅读就是为了敷衍老师,完成任务。但是在考试时就完全暴露了他们在阅读能力上的不足,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由于平时阅读理解不够细致与深入,最终是答非所问,答案五花八门。

阅读能力不可能是天生具有或自然形成的,特别是理解材料的能力,必须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具备。在教学中,阅读包含“学生自读”和“教师导读”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学生的“读”的实践制约着教师“导”的方式,教师“导”的水平又决定着学生“读”的质量。但对于阅读教学的成败来说,“教师导读”乃是关键。没有教师的导读,学生的自读将会成为没有目标的盲目探索,讨论交流将变成不着边际的瞎谈。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设计好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无论哪种类型的历史阅读,其核心都是理解,所以理解就成为中学历史阅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在阅读时要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结构,为进一步运用知识创造条件,所以,理解地去读,不仅是历史阅读的基本方法,也是整个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每一单元前,我一般要求学生先读导言,每一单元的导言都是对这单元内容的概括,对学生整体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是很有帮助的。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大方面入手,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再将着重点放在掌握知识点上。通过读书,要求学生分析、归纳课文内容,概括为要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要细读、精读,要逐字、逐句、逐段,反复阅读。现在有很多学生不愿去读,他们只喜欢听,但往往是听过就忘,最终还是没能掌握历史知识,甚至对历史产生不了兴趣。因而,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历史。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突出重点;对生僻的字、词、人名、地名或书名等要准确识记、不写错别字;对一些过渡性内容、课文补充的小字内容要求学生粗读。带着问题去读,当然是学生读书时要进行思考。读书是手段,读出问题、归纳出知识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才是目的。

二、提倡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比较阅读习惯。阅读不仅要求学生读进去,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跳出书外,通过静观默想,分析对比,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如“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句中“不同方式”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几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不同”表现在哪里?为何会有这种不同?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握各国的特点;结果是一样的,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比较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比较阅读,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历史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比较阅读的同时要注重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但仅仅泛泛而读是不够的,历史学科的知识既是零散的又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过程中,要形成正确结论,必须勤加整理、归纳,使之系统化。例如中共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要领知识,如果将各个片段的历史知识统一进行归类,进行串连,那么这个知识也就系统化了,它便于记忆、分析,益于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拓宽阅读渠道

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仅仅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自己还要多阅读课外历史方面的书籍,弥补历史知识的不足。课外阅读关键在于还给学生以“真实的阅读”,即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由的阅读。我们可以运用诸如因特网资料,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生活中其他形式的文字资料,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现在许多学生家中买了电脑,这大大地方便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同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或他们感兴趣的历史书籍,如《上下五千年》《毛泽东传》《邓小平传》等。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性作品,了解了有关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历史背景被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学生的历史知识逐渐丰富了起来。他们在课堂上变得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就会空前提高。

历史学科材料知识性强,系统性强,趣味性强,完全可以成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支撑。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当学生在教师有效引导下,成为历史阅读的主体,主动阅读,享受阅读,历史阅读能力的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