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后进生”的潜能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潘珍玲摘 要:影响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而“后进生”因素是大家容易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不同的方面去挖掘“后进生”的潜能,从而达到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后进生; 潜能;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031-001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后进生”的潜能,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之一。
那么如何挖掘“后进生”的潜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挖掘“后进生”读书的潜能
读书法是生物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目的是通过读书了解课本中的基础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基本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机会都给大家眼中的优等生,而应把更多的类似机会给大家不曾关注的“后进生”。只有调动起班级中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才能有效地实施自己所设计的教学计划。
例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班级里一位“后进生”有明显的学习状态不佳的情况,这时,我恰好讲到一个概念性的问题,需要同学们从课本中找到答案。我点到他的名字,要求他将课本中的一段读读。他站起来后,首先感到很吃惊,好像还不知道我让他读的是哪一段,然后就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这时我大声地说:“希望大家在别人读书时能给予尊重,刚才在我讲课时,我发现李强同学听得很认真,我相信他能把38页第三段的内容读得很好。”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他不仅读得好,而且准确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问题。
二、挖掘“后进生”板演的潜能
上黑板板演也是我们生物课堂教学中常用到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板演不仅能锻炼同学们的胆量,而且能锻炼其归纳和整理能力,同时还能达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讲,可能希望找一位成绩优异的同学,能在短时间内很快将我们所预想的答案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可以为我们下面内容的进行节省更多课堂时间。但是,这样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这样的板演效果不一定是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课堂上的内容,但是,毕竟能完全掌握的很少,大多数同学还存在漏洞和不足。那么,怎样才能将大家的不足暴露于黑板上,我觉得这样的机会我们还是不要吝惜地留给班级中的“后进生”。
例如: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这样的同学,课堂上比较“活跃”,经常和左右同学讲话,爱逗笑女同学。集体回答问题时声音特别的高,但往往答非所问。从不跟着我的上课思路走,课堂笔记不认真做,作业也不及时交,因此生物成绩很差。一次课堂上当复习DNA的结构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有两个氢键连接的两个脱氧核苷酸,其中有一个碱基是A,那这两个脱氧核苷酸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呢?我就请了这位同学和另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上黑板演示我所表述的这个结构。结果他比另一位成绩好的同学板演得还要快,先回到了位子上。而下面的同学没人看成绩好同学的板演,因为他写的都是对的。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议论这位先下黑板同学的板演情况。于是我问同学们他的板演有哪些不足时,大家共找出了三处错误,①碱基配对错误,应是A与T配对,错写成A与C配对②脱氧核苷酸的方向错误,应是反向平行,错写成同向平行③一个脱氧核苷酸上的三部分搭配错误,应是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上的五号碳原子连接,错写成和四号碳原子连接。就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纠正了黑板上同学出现的错误,同时起到了对上节课内容的强调和总结。当然,对这位同学我并没有进行批评,而是给予了肯定,表扬他课堂上善于表现的精神和上黑板板演的勇气。上述的错误不是我们这样一位同学会出现的错误,应是好多同学都会出现的错误。只要我们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的做好课堂笔记,相信大家都能把生物成绩学得很好。这样,既没有伤害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同时在上新内容之前给大家鼓足了劲,为提高这节课的课堂效率奠定了基础。
三、挖掘“后进生”表演的潜能
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恰当地运用表演,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本基础内容的感悟和内化,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置课堂表演环节。
在表演学生的选择上,我们仍然不能忘了“后进生”,因为不仅仅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能进行表演,班级中的“后进生”往往具有更好的表演天赋。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例如,在讲DNA结构时,两条链的反向平行关系,很容易被忽视,课堂上可以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此难点。首先要求每个学生模拟成一个脱氧核苷酸:左手握拳代表磷酸分子,躯干部分代表脱氧核糖,右手代表碱基和氢键。然后要求一位“后进生”到讲台前,按照要求给大家演示并讲解脱氧核苷酸各部分的结构名称。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而且对DNA的基本单位进行了很好的复习。教师进行适当的点评后再让10个学生按照要求演示(这10个学生中应是优等生和后进生各占一半):教室左右走道上各5位学生,面向黑板平行站立,模拟DNA的两条链;一条链上的5位学生分别将左手搭在前一位学生的左肩上,另外5位学生也同样演示,模拟DNA的基本骨架;10位学生分别将右手手掌张开,五指并拢,右手臂平举,并于身体在同一平面上,模拟碱基及氢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代表DNA两条链的学生站立方向相同,那么碱基之间氢键是否都在学生身体的同侧,也就没有办法实现两列学生之间的握手(即碱基互补配对)?学生慢慢地体会到,必须两列平行的学生站立方向相反才能实现碱基互补配对,也就意味着DNA的两条链必须是反向的,才能实现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学生的表演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还有许多闪光点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只要课堂上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所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善于挖掘“后进生”的潜能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