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校“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

作者: 韦方方

摘 要:“产教结合”是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的各自独特资源,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模式。

关键词:职业学校; “产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27-00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达到熟练本专业操作技能以及在本行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水平。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拓型的学生。

一、“产教结合”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和社会认同

“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不良印象和看法,带动学校的招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让学生接触现代化企业产品,培养受企业欢迎的技术工人,对学校的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并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条件

生产与教学相结合,这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条件和难得的锻炼机会。在生产实践和管理实践中,学生会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把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产教结合还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的愿望和热情,激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我们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学生在参与生产或经营的同时,会得到一定的津贴,这客观上也为学生工读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目前职业学校的老师大多脱离企业一线,教育教学跟不上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有脱节。通过“产教结合”,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的质量,对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校企文化得到有效融合

在产教结合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迁移到实训基地的管理过程中来,推进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进入了学校,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接受企业文化辐射,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是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对接的重要保证。

5.育人成本得到有效补充

学生在进行实习训练的时候是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材料,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学校是难以承受得起的。产教结合过程中,相当于企业将这笔开支承担下来了。

二、产教结合的具体实施

产教结合的基础是“产”,即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在这样的基础和氛围中进行专业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教师才能教出真水平。这样的“产”不能是单纯的工厂生产,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教”,在产教结合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再逐步向“产、教、学、研”发展。产品来源是产教结合教学的基础,常言说得好,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确保产教结合的正常进行,必须得有产品。以我校为例,与造船企业合作,企业把船上的管子、配件等分包给我们校办企业,校办企业也就是我们学生的产教基地,把接到的产品分成不同课题,把学到的知识与产品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1.构建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我们让学生在完成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之后,再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新生来校后先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进行实习操作,针对产品内容强化训练,然后参与产品生产。

2.实施分组分阶段教学

一个班级一般是40人,假设几个班级不能同时参与,可以把一个班级分成4组,每组10人分批分时参与产品生产,每组由一位老师负责,每一组有小组长,一个组里一帮一,强带弱,不适合做产品的学生做辅助工作,不断请教学习,通过考核参与产品生产,同时帮其他学生,形成梯次。

3.狠抓基本功训练,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实习指导老师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流程,手把手地教,学生要一招一式地学,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进行单项工序操作,最后进行综合加工训练。打下坚实基础后参与生产,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职业道德意识,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尊师重教的理念。

4.实训设备要选用生产型

新的教学设备的应用为直观教学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有不能用于生产教学、不利于实现产教结合、学生操作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缺陷。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在生产型设备上操作,生产型设备是实现产教结合的基础。

5.承接企业业务,模拟企业生产

学校对生产设备进行整合,满足产教结合的需求,承接一些企业的加工业务,实现校内产教结合。产教结合区模拟企业的流程和模式,分不同的作业区和作业单元,设立不同岗位,定期进行轮换,譬如每个作业去安排计调、安全、工艺、吊装等。学校参照企业的要求和考核办法,严格把好质量和进度关,对学生进行工时、废品率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操作成绩的主要依据,

总之,职业教育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只有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坚持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加强知识的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结合,加大科研的力度,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育模式,才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