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问题 发展学生能力
作者: 王映红摘 要:论文立足于新课程有关要求,关注职校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重点分析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意义。另外,论文针对职校学生的现状提出了教师提升设计质量必须具有的三种理念。
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有效性; 问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28-001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阅读思维过程和阅读创新活动中,“问题意识”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改变阅读过程中传统的典型的解释说明式学习方法,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很快被带进阅读环境中。所以,要想将“问题教学”落实于职高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研究如何提升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与学生问题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有效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能够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产生强烈追根溯源的愿望,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先遣条件。
可见,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种思维习惯,它不可能是与身俱来的。学生这种心理品质和思维习惯能够培养和使用,常常依赖于学习和活动中记忆积累起来并贮存在大脑中的相关知识单元,即一种产生“问题意识”的相似块。只有在相似块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新的外部信息进入大脑后自动将新的内容与原有的知识块去对照、分析、比较,鉴别复杂信息的属性,才能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正确途径。
结合职高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说,阅读过程应从文本问题开始,以问题创设情境,带动整个文本阅读,最终以“培养学生自主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形成有针对性的思考能力”为阅读教学目的,这样经过两年语文学习之后,职高学生必须具备能在文本材料中发现问题和设计问题的策略等有关知识,并且在这些知识的指引下进行高效率的阅读学习和成功的运用。所以要培养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事职教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起自身良好的问题意识,重视自己对文本问题的设计质量,通过对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因素的整合,突破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强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有效设问可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学习能力之一,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被激发出来并逐步得到提高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职高的文本阅读教学不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文本阅读的过程其实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反复进行问题设计,多次引导学生从回答问题中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特别是针对不知如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学生来说,别人的提问与回答对他们有着很大的示范与启发作用。教师认真对待自己设计的每一个问题,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的示范,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对问题的设计模式也有所了解,从而在新的文本阅读过程中进行模仿提问,在设计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考虑问题的解答过程,这些都必须先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这种影响转化为具体过程可以表现为: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设计的问题把学生引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它首先以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以问题创设情境,以问题激活思维,激发学生探索与研究热情,引发思考,切入课题;然后,它可以把问题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主线,让学生不断围绕问题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去激活课堂,去训练思维,以此引导启发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见解,从而完成文本阅读任务;最后,又将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归宿,引发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设计。
二、教师有效设问应具备的理念条件
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否对学生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科学有效的引导作用,关键是问题设计的理念进行转变:
首先,问题设计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抓住根本,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这也是学生今后产生问题意识的牢固基础。其次,教师设计问题要具备大语文的视角,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在问题设计中让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学生学会从多学科的角度来发现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他们广泛而敏锐的挖掘问题的眼光。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专业课程、社会实践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占着较大的比例,经常性地将阅读的问题与他们的广泛的活动相结合,让他们体验阅读能力对个体的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三、教师设计问题要敢于超越传统的理念
对于经典文本中的传统问题,尝试变换角度去重新设计问题,有意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会他们走出单向思维的定势,既要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顺向思维,也要有“反弹琵琶出新曲”的逆向思维,还要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多向思维,才会培养学生灵活多样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才能在文本材料中挖掘出含有自身需要的宝贵信息。
当然,面对职高生,要提高职教语文的阅读效率,还存在许多问题,但首要解决的是教师自身态度问题,将主要精力放在行之有效的基础环节之上,从每一个问题设计着手,老老实实地备好每一堂课,相信即使职校的学生也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创新,我们教师也能享受到收获的乐趣,我们的职教语文在促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推行中将同样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本亚,时金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贺学根.构建指向问题意识的阅读教学模式,语文教学之友,2003年第1期
[3]梁平.论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