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学校体育备考工作六环节
作者: 刘晓峰摘 要:由于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考激烈的竞争和危机意识时刻伴随,目前体育考生考上高等学校,不仅能为高校输送人才,而且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升学率。
关键词:高考; 科学训练; 体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9-174-001
近几年来,我校体育高考成绩由于受到学校的关心重视,加之历届体育教师艰苦奋斗,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近十年中,我校七次获市第一,三次获市第二。成绩较为突出。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们主要是在抓好六个环节上下了工夫:
一、领导重视是方向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市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制定《滁州市体育教学发展实施纲要》,给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路线。学校领导也特别关心、重视体育课,及时跟踪体育高考动态,做好一切训练后勤保障,使我们学校的体育工作做到了有宏观规划,有具体实施计划;有训练大纲,有发展目标。
二、家长支持是前提
体育专业的报考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其它的困难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家长不同意,确实有点难办。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这就要靠我们多做工作,分析他们各个方面的情况,主要是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文化成绩,分析他们报考与不报考体育原先的成果、优势与劣势,将来能否上大学,若报考了,将来能上一个本科,若运气好还可以上一个名牌体育院校,毕业了不愁找不到工作。甚至把近几年体育考生录取情况讲给他们听,就业情况说给他们听,让他们坚定自己的信心,回去后让他们自己给家长做工作,现在的家长大部分会尊重孩子的志愿。这样一来,家长就会主动找到我们来分析孩子的前程,我把情况介绍给他们以后,他们自然就会做出选择了。每年我都会遇到几个类似这样的学生。如:2005年从我校毕业的许国毅,他爸爸是我县粮食局局长,这孩子身体素质比较好,学习用功、扎实,就是文化课成绩不是太好,走普通生道路最多上一个三类大学,后来我就采用这种办法,让他报考了体育专业,高考体育考了85分,文化课成绩考438分,最后被安师大录取了,毕业后被分在学校任教。
三、后勤优化是保障
学生在训练期间会遇到很多困难,例如训练前的换衣服,训练中的器材缺乏,场地的差,训练后的洗澡,吃饭等等问题。面临的问题仅靠哪一方面是不行的。要靠学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配备更衣室、洗澡间、田径场、训练器材等,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师在学校提供器材的同时要自制适合学生训练用的器材,例如大实心球、橡皮带、轮胎、绳梯等器材。在校外要选择合理安全的上下坡、越野路线、台阶等场地。家长要在学生训练结束后提供科学的、合理的饮食,同时和体育教师一起做好学生放松事宜。只有这样学生在训练期间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去。
四、选准队员是基础
这个任务是在高二一学年必须完成的。队员的思想道德、文化成绩、身体素质是决定该生能否达到双上省线的关键因素,那么如何去选准队员呢?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即落实选拔性、强调能力性、突出科学性、渗透综合性、明确区分性和改变结构性。落实选拔性就是根据报考体育专业学生的申请,找到该生谈话,根据该生的各方面情况确定人选;强调能力性就是注重体育能力的选择;突出科学性就是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出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前途;渗透综合性就是选材要德、文、体兼顾,全面分析;明确区分性就是要注意学生的发展动态。区别对待,可与该生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进行,从而达到选拔的目的;改变结构性就是在组队的过程中要考虑德、文、体的结构,从而达到优化训练队结构的目的。
五、科学训练是关键
俗话说:“训练有法,但无定法。”如何摸索一套行之有效而又合适自己队员的方法,这是至关重要的。
1.科学安排训练时间,总的目标是“一少”、“一高”,即时间安排要少,训练功效要高。
2.科学编排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制订应从全面入手,从实际出发做安排,并要注意区别对待。
3.训练内容丰富多彩,既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要克服田径训练的枯燥性。以学生为主体,轻松活泼,形式多样地进行训练。
4.训练要求上做到“四化”。即:安排科学化、动作规范化、作风军事化、行动战斗化。安排科学化就是要严格遵循训练的原理、原则及训练的基础特点以及人体机能特点等。动作规范化就是要求学生在训练中的每个动作都要从运动力学角度给他分析如何做才是最省力、正确和规范的,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训练的经济与实效性的最佳结合。作风军事化就是要求学生从起床、作息、就寝以及训练时间、内容、方法、手段等都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标准。行动战斗化就是训练中,根据训练的内容,安排实力相近的队员为一组,让他们在训练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最大限度发挥队员的潜能,每做一组练习,都要求队员慢跑回来,以便在休息间隙给他们指出错误的症结,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等。
六、文化成绩是命脉
专业成绩与文化成绩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学习上抓学分建设,确立抓基础、抓规范,养习惯的指导思想,从而达到学习训练两不误,确保双上省线的目的,特别是在体育考完以后,是强化文化复习,提高文化课备考能力的最佳时机,主要任务是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体育考试实际,特邀个别文化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指导,确保高考成绩能过关。体育训练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工作,作为体训教师,除了要有师者的爱心、教者的诚心,更应具有智者的慧心,归纳起来就是要有敬业、精业、勤业、创业的“四业”精神,这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又是我们开拓的动力。
总之,我们只要在训练中把训练工作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对待训练,对待学生的学习、生活、训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英波著.现代田径运动训练方法
[2]张英波著.现代力量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