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吴建设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发育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用教育来培养、发展并指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课堂教学;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51-001
好习惯能够使人受用一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由此可见,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并影响着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将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发育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用教育来培养、发展并指导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教育学生从内心重视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
很多学生认为,习惯是个人的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是个小问题,因而往往在一谈到习惯对人的影响时,大都认为是小题大做,没有必要,都采取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思想,笔者曾在课堂教学中用过这么一个事例,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情而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不服气地说“您不应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大哲学家柏拉图却是这样回答小男孩的:“如果养成了习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通过这个事例,我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运用,如果是好习惯,就会使人终生受益;反之,如果是坏习惯,则会使人终身受害。我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和重点,创造意境,烘托气氛,,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启发学生思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制订完善可行的计划。并付诸实际行动
知道了好坏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每个人自身的特点,在培养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对自己要培养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改掉哪些坏的学习习惯以及如何养成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如何改掉相应的坏习惯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详细的实施方案,以便于一步一步地实施。很多学生一开始在制订学习习惯方案前都曾经问过我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问题。每到这时我便经常以谈话讨论的形式告诉学生,当前青少年学生应当具有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课前自觉、主动地预习新课;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尊重同学。和同学能互相帮助;敢于提问题,敢于发表见解;喜欢新事物;及时完成作业;复习、巩固及时、有效;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给自己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生活要有规律……通过这些形式,学生们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制订出良好的习惯计划。制订完计划后。我便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我经常教育学生: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既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就应该定时定量地去完成。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学生都能在老师的监督指导下制订出符合自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付诸实施,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用坚强的毅力制约自己,确保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
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显得较为重要,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生因其年龄特点,自制力不强。因而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时空上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开始。在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中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重,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而首先要适应学校的这种教学节奏,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要安排好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有意义。其次,在活动范围上也应当注意严格控制。语文因其学科特点,很适合于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师、学生应相互制约,相互配合,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较陕、较好的形成。
四、鼓励学生经常自我检查,发现偏离及时调整
在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好坏习惯往往容易出现反复现象。好习惯往往会受到坏习惯的影响,因而就要求学生自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经常自我检查,一旦发现偏离,就应及时作出调整,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发展、形成。比如,课前自觉、主动预习的学习习惯已形成的差不多了,有一天突然发现课前没有提前预习;因自己情绪原因,有时会变得不想和同学交流、讨论:一时高兴,和同学游戏的时间超出了计划上规定的时间;发现自己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完成学习计划等等,就应及时做出调整。
重视学习习惯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和谐的发展,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原则和办法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早日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