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作者: 张超山摘要: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才能顺剁进行。.
关键词:自主;参与;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74-0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程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致力于学生自主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精讲多读、训练语感是激发自主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语言优美,朗朗上口,为学生所喜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每篇课文不是进行繁琐复杂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掌握课文内容,领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保证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因此,激活学生学习欲望是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主人的重要保证。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乐学
夸美纽斯曾经提出:“如果学生不愿意学习,不会学习,那只是教师的错处。”这就表明: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质疑,自己设问,自我解答。这样,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学习,获得主动发展。同时,学生不再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愉快的活动,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乐学。首先,在课堂上我尽可能地面向全体,让班级中的优、中、差生都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特别鼓励中、差生发表意见,给他们提供机会,适当点拨,难一点的先让他们说,再让优生补充或订正,并对优生提出较高要求,放手让他们独立思考。这样,优、中、差生都能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当学生思路不畅时,我不是吹胡子瞪眼睛地多加指责,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这里引一引,那里拨一拨,学生受到启迪,茅塞顿开,思维流畅,使自主学生得以顺利进行。再次,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出现偏离轨道的现象,我就当机立断,分清主次,抓干带枝,使学生的认识趋于统一,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通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四、组织自主学习.使学生善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质疑解惑,使学生懂得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语言文字和写作技巧等进行质疑问难,并使这些问题通过学习后得到领悟和解决,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精神的满足,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精神。其次,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投入自主学习。每节课一开始。我都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完成学习目标所采用的途径——自学。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神贯注地全身心地投入自主学习活动之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效率高,效果更佳,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再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讨论,在大组交流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互相补充,结论不一定强求统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通过组织自主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使学生善于学习的目的。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才能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