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探究引领课堂发展

作者: 成红梅

摘要:数学学科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性格;韩国;绫罗绸缎;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086-001

一、教给有效的探究方法

公开课上小组探究时,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场面热热闹闹,似乎A.A都在主动参与,实则效果很差。有些小组甚至把准备的材料当玩具,有些小组则是由个别优秀生承担了探究的全部任务,有些汇报看似“莺歌燕舞”,实则浮云流水,说不到点子上……凡此种种,与新课程倡导的探究相去甚远。因此教给学生有效的探究方法显得非常的必要!

1.教会方法

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探究是探究活动成败的前提之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中教给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常用的探究方法有:操作——发现、分析——归纳,类比——迁移等。如对几何图形的面积推导,比较适合用操作——发现;对数的整除特点、周长概念的得出等则可采用分析—一归纳法;而对乘法交换律、商不变规律等的得出则可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把这些方法加以渗透、运用,学生就会逐步养成选择合理方法进行探究的习惯,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究。

2.善于引导

有效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学生独立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师生共同互动的行为。通过教师适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学生的探究才会向更深的层次飞跃。

首先是角色介入。新课标明确地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解惑者”,而要成为组织、引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亲密的伙伴。教师要深入到各个探究小组,把自己作为一名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和学生打成一片,以一个学习者、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敏锐地观察、适时地点拨学生探究中所遇到的困惑。但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要能正确把握引导的“度”,把握住“引而不发”的火候。既要引导学生,又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得出结论。

其次要指导介入。所谓指导是指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介入有多种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或浅层次时)——引导,当学生发生争议时——倾听,当学生探究错误时——纠正,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苴用错题效应.开展探究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3、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开展探究活动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这其实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我们要以互动生成的新教学过程观来反观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对互动生成的理解是不同的。生成既有预料之内,也有意料之外。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必须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方能理解为生成。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都应视为无效的泡沫。的确,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师正要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学生可能会冷不丁冒出一个问题,或补充一种算法,或提出一种疑义等等。

4.紧扣生活实际。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三、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首先,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的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1)准确而不模糊。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2)生动还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风,促进思维发展。(3)严谨不失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4)独特不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终身奋斗的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