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教育杂谈

作者: 李敏

摘要:在本文中,指出了初学书法时,容易走进的误区:入门,选帖,执笔。并且也阐述了几个学习书法的观点:学生体悟,自由选·盛字,用纸,姿势和形式的改变,用文字来画画,毛笔和硬笔的结合,从而阐述了在书法教育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用笔变化丰富;

结字灵活多变;

融会贯通;符合儿童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24-001

那天送孩子去练琴,去得比往常都要早,居然就让我发现了另一片天地:在隔壁,每个周末都有一个书法兴趣班在学习软笔书法。看看那些小不点像模像样地自如挥毫,还真的挺有大书法家的风范呢!在学校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我对书法可谓情有独钟,慢慢积累了一些观点,归纳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学书法的误区,另一部分是关于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形式。那么,我个人认为学习书法有哪些误区呢?

误导之一:入门非楷书莫属

许多人主张学习书法从楷书学起。可楷书用笔变化丰富,每个笔画都有特定的规范写法,间架结构亦要求稳重、得体,发生一点点偏差就会带来整体的不协调,看起来就不舒服。而隶书用笔变化不大,又与开始比较接近,是一种易认易写的字体,选隶书作为入门字体,上手快,很容易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少儿学书法不妨从隶书学起,隶书学到一定程度,书写兴趣和能力提高了再学唐楷、魏碑或者行书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误导之二:选楷书非颜即柳

楷书可大致分为魏碑和唐楷两大类。魏碑用笔有圆有方,结字灵活多变,而唐楷亦有欧、褚、虞等多家风格。初学楷书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任何一种。有必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若选择魏碑学习,切不可刻意模仿其刀耕斧头、凿的笔画形态,而应该多留意其活泼有趣的间架结构;若学习唐楷,只需选择其一,不可同时学两种,以免搞得不伦不类,非驴非马,也不必要在唐楷上周旋太久,只需要对其笔法、字法有所了解即可。

误导之三:执笔要直要紧

最常见的执笔方法是“掖、压、钩、格、抵”的五指执笔法,要求做到“指实掌虚、腕平掌竖”,书写姿势应该是“头正、身正、胸开、足安”。这是对初学者的基本要求,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个人认为,书法同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必须掌握正确方法,遵循其学习的规律,不能人云亦云,一知半解,以免误入歧途,绕了弯路,吃力不讨好。我也衷心地希望书法爱好者能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平时多看、善悟、勤练,走进书法艺术的殿堂将指日可待。

我从事教育十几年,一直没有放弃对书法的热爱,虽然没有什么成就但是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收获,我也尝试着创新,探索,因此积累了一些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形式:

第一:注重学生体悟

体悟就是玩味,就是感受,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升华的过程。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法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一探、悟一悟、说一说,以儿童的眼光来理解字的写法。在教学中,我打破单一书法教学模式,采用六个教学步骤:探探一悟悟一说说一写写一比比一再写写。常引导学生体会动作过程,找找写字感觉谈谈切身感受,想想怎样正确表现它,让学生在探究、尝试中去寻找、掌握笔法和结字规律。

第二:自由选帖

我根据学生自己的喜爱、气质、个性和书写特性指导他们选择碑帖,激发学生的学书兴趣,对活泼爱动的、书写浑厚大气的学生引导他写颜体;对温柔细致、笔性细腻的学生,引导她写欧体和赵体,对悟性较差、但稳定性好的学生引导他写隶书或篆书。这些都是在学生喜欢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时候,我干脆拿着楷书、隶书、篆书让学生都写写,看看他们的笔性如何,到底适合哪种书体。

第三:自由选临字

学生自己选临字,不是整本字帖漫无目的地临写,而是根据老师讲解要学习的重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自由选字I临写。如在掌握撇的应用中,出现“人、夫、序、仅”等字,让学生自己选择其中几个喜欢的字,加强训练,各个突破,就能迅速掌握撇在各个字中的运用。

第四:变换用纸

由于平时练习用纸比较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碰到这种情况时,可以改变纸的大小、质地、形式,提高新鲜感。毛边纸可以折成16格、9格、4格,特别是感到很累的时候,可以写4格,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包袱,精神马上就来了。

第五:姿势的转换和练习形式的改变

学生执笔提写大字,站累了,烦躁时,就对他们说:“坐下来写小字。”这是学生又来劲写起来。我尝试着把他们四人分一组,在同一张纸上练习,或者让写楷书、隶书、行书的学生各分为一组,比一比、论一论,这样就有了竞赛的动力,气氛也就营造起来了。

第六:用文字来画画

在写字的过程中穿插一段时间让学生来画字,由此来调节学生的身心和情绪。我采用以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为载体,运用单独文字画画、文字组合、拆散文字重新组合等方法指导学生画字,最后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他们开心得不得了。有力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第七:毛笔和硬笔的结合

毛笔和硬笔虽然是工具上有区别,,但书写的笔画形状、间架结构是基本相同的,关键是未融会贯通,未与实用相结合。学生对笔画特点、字体形态了然于心后,再让学生用硬笔来临摹字帖,使其体悟他们的相同之处以及各自特点。在做作业时学社工学以致用,使其好好回忆字帖中一些字的写法和结构。这些都便于保持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也利于学生再创造。

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摸爬滚打慢慢积累的一些浅显的看法和经验,由于教学阅历尚浅,也许有的观点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希望在学习书法上能有更大的进步!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