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 翟伟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各类学校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2-165-001

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有被淡化的趋势。为此,本文就构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长效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是多功能的有机体系,具体内容为: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应排进课表,形成制度,按时进行;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每年举行一次校运会和球赛等。

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切实履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班主任负责监督班级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要求,防止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挪用;体育教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积极营造学校体育氛围。要形成校长牵头,主管副校长负责,体育教研组长落实,班主任协助,其他老师参与的从上到下领导体系,确保“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核心要素,因此,加强体育教师工作考核,激励教师专业成长,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促进教师队伍向科研型转化,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更新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根据体育课时,确定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教师的合理配备。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落实室外工作的劳保待遇。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起一支不仅有崇高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而且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和现代教学思想的体育教师队伍,为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创造重要的条件。

二、建立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必然要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改变,健康长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身体锻炼应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指以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思想。终身体育思想把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根本目的,这是因为体育将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要素,走进人们的生活。

学校体育要把握好健康与体育的本质联系,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终身健康与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和行为。终身体育思想是把学校体育视角从关注学生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未来,甚至终生。这种思想对学校体育整体改革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因此,针对课外活动的多样性、分散性、选择性、差异性、独立性、多变性的特点,提出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列入课外活动的可操作性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机制。这与终身体育所重视的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同出一辙。为实施健康教育和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应采用一种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可以突破学校体育课程的限制,不受班级、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项,学习空间大,弹性强,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长效的学生自觉参与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利用丰富的运动载体开展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具有大众化、民族化、地域化的体育锻炼活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从学生学习心理以及体育特点出发吸引学生加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这就要求学校考虑自身条件、学生兴趣、传统项目,突出以娱乐、健身功能为重心的体育课程内容,积极开展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如自行车、轮滑、舞龙、跳绳、毽子、秧歌等。这些体育娱乐项目将给学生们广阔的选择空间,这些项目有的是智力与体力的考验、有的是消遣性的娱乐、有的是生活技能的学习等等。通过娱乐性的体育活动,同学们在宽松、自由、主动的学习环境中健身、提高、发展,并享受运动过程的乐趣;同时又增加了人际交流和沟通协作,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增进自身健康,把单调的课堂变成了生动活泼的乐园,提高了体育学习的质量。

建立学生自觉参与机制,就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的主体要求,做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课堂结构的安排等都必须尊重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同时,不能忽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体育教学中实现从“让我学”、“让我练”转变成“我要学”、“我要练”的体育教学新思路,提高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进而树立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

四、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

首先,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加大投人。改善体育运动场地建设,添置必需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最大限度挖掘场地器材的布局、使用空间,把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的“快乐体育园地”。其次,要有激励措施,学生每学期的群体竞赛、校运会等竞技专项比赛,学校都进行评比,对表现突出的班集体和运动员给予嘉奖;体育教师刻苦训练在校级以上比赛中取得佳绩,要列入教师考核,给予奖励。再有,教育主管部门要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综合督导内容,增加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各项督导、评估体系中的权重,全方位地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总之,构建“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大系统,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有积极的态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阳光体育运动”发挥出更大的整体功能,从而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