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作者: 顾莹芸

摘要:本文简述了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含义,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推动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016-001

信息技术对目前全面实施的素质教育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学生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

一、信息技术和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就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概括地说,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认知信息功能的技术。具体地说,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交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系统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充分地应用,是促进教育现代化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发挥其功能与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99年党中央提出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的目标;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并决定从2001年起,用5年到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

2、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全新理念的课程,它以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教学基础,又延伸到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综合应用技能教学,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它以提供大容量教育信息载体为特征,担负着开拓视野、搜索资料、统计数据、归纳结论、带动各基础学科知识整合,是一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工具学科。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是创新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清晰规范,形成的基本素质是学生研究、探索活动的基础;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基础学科知识整合,能够促进素质教育与教育创新发展,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正面推动作用

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材;学生从单纯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培养科学观、创新观;教材内容的科学重组与创造性地使用的空间变大。而信息技术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学习者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信息;以最符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的方式处理信息。这个作用,是通过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殊优势,构建起有效的呈现、传递、处理信息的新型教育模式。

1、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死板、枯燥的模式,使传统的教学产生立体感、动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信息技术制作出的课件,通过模拟、动画、重放等手段来进行教学,可激发学作者简介:顾莹芸。工作单位:江苏省兴洪中学。学科:信息技术。生学习的兴趣,能因材施教,人人参与;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齐动,使学生思维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死板、枯燥。

2、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对学生科学观念等不足的培养

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并非仅停留在掌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现代化工具与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具有强操作性和面向未来的信息教育,让人在应试教育的壁垒中看到了素质教育的未来,也让严重脱离现实的基础教育找到了贴近现实的支撑点。同时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他科目的学习,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信息技术科学越发达,越有利于计算机的普及,越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促进了其他科目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彼此是相辅相成的。

3、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21世纪的重中之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点。而创新能力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其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思索空间,使我们能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及方法,科学地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中,大胆设计和创新多样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在创新中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他们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素质。

信息技术教学是信息技术活动的教学,因此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先对各项教学活动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在充分理解教学活动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并相信学生有自主尝试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操作,鼓励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新课程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把信息技术当作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教师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启发与思想,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